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351章 滕王閣序完結(jié)-《活著全網(wǎng)黑:死后你讓我成為傳奇》


    第(3/3)頁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滕王閣就坐落在這片吞吐萬象的江南大地上。

    接著,作者的筆由遠及近,由外景轉(zhuǎn)而描繪內(nèi)景。

    “層臺聳翠,上出重霄;

    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桂殿蘭宮”、

    “繡問”、

    “雛登”。

    ……

    情由景生,寫景是為抒情、景、情相互滲透,水乳交融。渾然天成,恰似行云流水,揮灑自如,自然流暢。

    對比鋪敘,色彩鮮明。

    作者無論是狀繪天貴勝景、滕閣盛況,還是敘抒人物的遭遇情緒,都能洋洋灑灑。

    展轉(zhuǎn)生發(fā),極成功地運用了鋪敘宣染的方法。

    譬如在說明天貴的“人杰地靈”時。

    一氣鋪排了十四句,從歷史人物到現(xiàn)實人物、從文臣到武將,不厭其多;

    寫登臨滕王閣遠望的景象,則沙洲島嶼、山嶺原野、河澤舟舸、宮殿屋舍、眼底之物,一一敘來,不一而足。

    而這種鋪敘,又是在對比之中進行的。

    這就使文章一波三折,跳躍起伏,回環(huán)往復。

    “爽籟發(fā)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弦管、纖歌、美酒、佳文、良辰、美景、賞心、樂事。

    “四美具,二難并”,這是盛況空前的宴會。

    相形之下,“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天才淪落,迷茫落拓,又是何等的悲涼。

    這是人物境遇上的對比。

    文中還有“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是地域上的對比;“逸興遄飛”與“興盡悲來”,是情緒上的對比;

    “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慚”,

    是懷才不遇和喜逢知己的對比。

    這種色彩強烈的映襯對比,在揭示人物的內(nèi)心隱憂,烘托文章的主旨中心方面,能產(chǎn)生相反相成、鮮明曉暢的藝術效果。

    對偶工整,用典恰切。

    全篇中除了“磋乎”、“鳴乎”、“所賴”、“云爾”等嘆詞、語助詞外大部分都是四字一語和六字一語的對偶句。

    這中間有的是單句對,如“云消雨弄,彩徹區(qū)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

    有的是復句對,如“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

    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還有的是本句對,如“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中,“襟三江”與“帶五湖”對,“控蠻荊”與“引甌越”對。

    再如“騰蛟起鳳”、“紫電青霜”、“龍光”、“牛斗”等也都是本句對。

    這種對偶句不僅句式工整勻稱,而且錯綜多變,讀來節(jié)奏明快,整齊和諧,鏗鏘有力。

    文中多次出現(xiàn)的典故。且都用得恰當貼切,非但沒有冗贅晦澀之感,還使文章顯得富麗典雅,委婉曲折、情意真切。

    ……

    化靜為動,以物擬人。

    運用擬人化的手法.將客觀靜止的事物寫成富有動態(tài)之感,這是《滕王閣序》的又一特點。

    作者善于選詞煉字,活化物態(tài)“飛閣流丹”、“層臺聳翠”,只因了“飛”、“流”、“聳”諸字。

    巍峨的樓閣便騰飛起來,殷殷的丹青竟汩汩流淌,層疊亭臺上的翠色也高高聳出。

    靜物變成了動物,確有畫龍點睛之妙。而洪州古城,也只因“漂”、“帶”、“控”、

    “引”,變成了一位裁“三江”為衣襟,摘“五湖”作衣帶,近則制“蠻荊”,遠則接“甌越”的巨人。至于如“星馳”般的“俊采”。

    “如云”的“勝友”,更是靈動活現(xiàn),氣韻不凡。

    全文以四六句為主,雜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

    這些句式,根據(jù)表意的需要而交錯運用,使節(jié)奏分明,內(nèi)容起承轉(zhuǎn)合。

    一般來說,二字句用于抒情。三字句、四字句用于一個話題的開始或轉(zhuǎn)折。

    六字句或七字句連用,為平實的敘述。四六句或六四句連用,為敘述或抒情的展開部分。

    全篇采用對偶句,不但字面相對,而且音韻大體相對。

    如“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shù)。”

    “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間又平仄相對。

    如此講求音律,又不影響意義表達,寫出來的句子抑揚頓挫,富于樂感,富于詩意。

    這篇序文,如“物華天寶”“俊采星馳”“紫電青霜”“鐘鳴鼎食”“青雀黃龍”“睢園綠竹”“鄴水朱華”等,都是講求辭采的典型例子。

    這樣,文章辭采華美,賞心悅目。

    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來敘事抒情,有的是歷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

    而運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有的是暗用,如“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有的是正用,如“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

    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典故的運用,加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如果讓我評價這篇文章的話,我只能說此序一起極有力量,而于洪波洶涌中,隨結(jié)隨卻,尤為超特。

    前半曲描婉寫,璧綴珠聯(lián),奇麗極矣。

    后半獨能別開生路,以悠揚懷抱,寫出磊落事情,撫今思古,吊往追來。

    蓋前半以景勝,后半以情勝。非情無以顯景,非景無以寓情。

    而前半寫景,景中有情;后半寫情。情中有景。

    細讀之,見起初以名勝,從天引起地,從地引起人,又從人分出賓主。

    因就賓主句落下間公,兼點字文,并許多佳客與己為會之時,及所會之地。

    到閣之后,先寫閣居山水之間,增山水之勝,開閣而眺。

    再寫閣外所見之實景,及當秋之奇景。”

    還有兩三章就完結(jié)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