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98章 結局·下-《春心動》


    第(1/3)頁

    三月春夜,  熱霧氤氳的浴房,姜稚衣像一尾濕淋淋的魚,被從浴池里撈起來,  裹進綿軟的薄衾里,輕輕打橫抱起。

    元策垂下眼,  看懷里人面上潮紅未褪,  光裸的玉臂有氣沒力搭在他肩頭,  貓兒似的瞇縫著眼,看來被伺候得挺舒服。

    被一路抱回臥房,放上床榻,  姜稚衣嗅著幔帳里還沒散去的氣味皺皺鼻子,啞著嗓子抱怨:“都是你的味兒……”

    “都是我的?”元策眉梢一揚,朝一旁看了眼,“你要不再好好想想。”

    姜稚衣順著他的目光看見了那面鋪在褥子上的,濕跡未干的帕巾。

    自從二月里元策歸家,  接連幾日每晚換一張褥子,換得婢女們面紅耳赤之后,  兩人反思了一下,決定不糟蹋褥子,糟蹋帕巾了,好歹清洗起來方便些。

    姜稚衣抬手搡他:“那也怪你。”

    元策屈膝抵著榻沿,笑著彎下身去,將濕漉漉的人從頭到腳擦干,勾起她的心衣,將人拉坐起來,  讓她靠在自己懷里,撥開她如云的烏發。

    姜稚衣想挪個身子,  一動一雙腿就止不住細細打顫。

    當一位橫刀立馬,縱橫沙場的將軍賦閑在家,十八般武藝無處可施,他妻子的臥榻就是他的戰場。

    姜稚衣撐著哪兒哪兒都酸軟的身體,回頭看他:“要不你還是回軍營去吧……”

    元策替她系好心衣系帶,拉起被衾:“嗯?”

    “我覺得穆將軍隔三差五來與你回報軍情也怪折騰的。”

    “西邊和北邊都休戰了,如今哪兒有什么軍情,他吃飽了撐的來說廢話罷了。”

    “沒有軍情的日子不也需要練兵嗎?”

    “所以呢?”

    姜稚衣淚漣漣仰頭望著他:“你去練兵吧,不要練我了……以棘竹在軍中的威望,定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那里才是我阿策哥哥的用武之地。”

    元策笑得肩膀打顫,擁著人低下頭去:“今晚不是你先手癢的?”

    “那你要攔著點我呀。”

    “小祖宗,我都攔不住我自己,我還攔你?”

    姜稚衣揩了揩后悔的淚水:“明日一定,明日我一定忍住不碰你,我們一起嚴于律己。”

    “明日倒還真破不得戒。”

    姜稚衣一愣。

    “忘了明日什么日子了?”

    姜稚衣昏頭昏腦地回想著,一個醒神,一下從他懷里直起了身子。

    翌日,姑臧城外沈家墳園。

    艷陽高照,染亮層林,天光漫過新立的墓碑,姜稚衣和元策一身素服,并肩立在墓前,靜靜看著沈夫人執筆將石碑上所刻“沈元策”三字一筆一劃描黑。

    兩人先后上前上香,俯身拜祭。

    其實正月里元策結束一切之后,本想當即為沈元策遷墳,但遷墳是大事,有許多講究,雖然元策自己行事百無禁忌,在兄長的事上還是聽從了繼母安排,擇定了清明時節的這個日子。

    看著面前這座牢靠堅固,可遮風擋雨的墓,姜稚衣的眼前再次浮現出那座潦倒的無字孤墳。

    幸好英雄最終不再埋骨荒山,得以歸葬祖墳。

    只是拿到見微天師的手書以后,難免更覺惋惜,不論是見微天師所說的那個前世,還是他們正在經歷的今生,沈元策的人生都停在了十八歲。

    當初塵埃落定之前,姜稚衣一直猶豫要不要告訴元策話本的真相,怕他厭惡見微天師又操縱了他的人生。

    等他二月歸家,她才終于下定決心將那封手書給他看。

    想不到元策沉默良久,說的第一句話卻是,可惜見微天師窺見的天機沒有救下兄長。

    姜稚衣早前在太清觀也曾問過張道長,見微天師既可窺見天機,為何不能改變更多人的命運?

    張道長說,凡事由因生果,因誰而起,方可由誰結果。

    姜稚衣才明白,沈元策以沈家獨子的身份死去,與見微天師的預言無關。他的因果不在見微天師那里。

    但姜稚衣還是忍不住想,沈元策的因果總會在誰那里。在屬于他的那個來生里,或許他也能擁有一種新的可能。

    姜稚衣捱著元策的肩感慨:“要是他還在呀,如今估計日日在我跟前炫耀,說——‘嘿,郡主跟我斗了這么久,還得跟著我弟叫我一聲兄長,你說咱們倆誰贏了?’”

    元策側目看她:“倒是委屈你跟著我降輩分了。”

    “我怎么會委屈呢,雪青阿姊肯定站在我這一邊,有雪青阿姊幫我說話,他不得一聲不敢吭?”姜稚衣一揚下巴,“最后贏的人,還是我。”

    “這么一算,我沈家地位最低的便是兄長了,我還能排兄長上頭一個。”元策抱臂看著面前的墓碑,滿意地嘖了一聲。

    兩人從墳園出來,送沈夫人上了馬車,而后決定一路踏青回城。

    元策牽著姜稚衣走在晴日的春野里,忽然聽見她問:“你說你兄長要是知道你給他添了這么一筆弒君謀逆的罪名,會不會來夢里找你算賬?”

    “我不也給他添了年少封侯的功績?”元策挑眉,“是非功過,任后世評說,身后之名本無意義。”

    “那你呢?”姜稚衣晃著他的手,偏頭看他,“如果連姓名也不曾留下,你會遺憾嗎?”

    “不是有你一天叫我八百回嗎?”元策笑著回看她。

    或許曾經的他會覺得不甘,會覺得不公,可如今——

    世人不知他來處,不知他姓名,但她喚他姓名,便勝過世間千千萬萬人。

    姜稚衣笑起來,與他并肩漫步朝前走去,看遠方碧空如洗,春山如笑,身側綠茵遍野,花團錦簇,正是春和景明,四方安寧的好光景。

    若烽火再起,他便做世人的戰神。

    若天下無戰,他便做她一人的元策。

    【后記】

    永寧三年,北羯趁玄策軍失主,卷土重來。

    自興武十一年兵敗于沈氏,北羯蓄力四年,欲一雪前恥,舉傾國之兵進犯河西。

    大燁邊關告急之時,一兜鍪遮面的將軍橫空出世,率玄策軍迎敵,首戰狂殲北羯十萬騎兵,一戰封神,震驚四海。

    北羯憤而舉兵再攻,再失一戰,節節敗退。

    玄策軍乘勝追擊,連戰連捷之下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殺至北羯王庭。

    北羯二十萬控弦之士全軍覆沒,幾遭滅族之災,卻連玄策軍新主面容也未曾看上一眼。

    大燁上下亦驚嘆于本朝數年之內竟得兩位百年難得一遇之少年將才。

    聽聞將軍十歲入玄策軍,為玄策軍中頂尖斥候,十余年來卻從未以真面目示人,軍中亦只知其代號“棘竹”,不知其姓名來處。

    探究之下,有人驚覺這位面具將軍與永寧元年已故沈氏身形、聲音皆酷似,一時流言四起,眾說紛紜。

    永寧四年,世人方知沈氏元策在世尚存一孿生胞弟,為當年見微天師雙生子禍國預言所害,一生隱匿暗處,不得見天光。

    舉朝震動,永寧帝嘆天縱奇才不當埋沒于塵,亦不當為無稽預言所累,因其過去戎馬半生,立下赫赫戰功,如今亦無懼此身,再救河西于水火,故免其欺君之罪,亦免其與其兄連坐之罪,封破軍侯,令領玄策軍,愿忠臣良將,永執戟明光。

    傳聞破軍侯身份曝光后,有好事者前往姑臧瑤光園,提議若永盈郡主對沈氏元策心有所憾,或可以破軍侯為替,再續前緣。

    不料話音剛落,破軍侯橫眉冷目,從里步出。

    來人倉皇離去,臨走見府邸門匾之上“瑤光園”三字,方才后知后覺——

    瑤光,北斗七星第七星,又名破軍星,永盈郡主與破軍侯或早結連理。

    【—正文完—】

    姜稚衣早前在太清觀也曾問過張道長,見微天師既可窺見天機,為何不能改變更多人的命運?

    張道長說,凡事由因生果,因誰而起,方可由誰結果。

    姜稚衣才明白,沈元策以沈家獨子的身份死去,與見微天師的預言無關。他的因果不在見微天師那里。

    但姜稚衣還是忍不住想,沈元策的因果總會在誰那里。在屬于他的那個來生里,或許他也能擁有一種新的可能。

    姜稚衣捱著元策的肩感慨:“要是他還在呀,如今估計日日在我跟前炫耀,說——‘嘿,郡主跟我斗了這么久,還得跟著我弟叫我一聲兄長,你說咱們倆誰贏了?’”

    元策側目看她:“倒是委屈你跟著我降輩分了。”

    “我怎么會委屈呢,雪青阿姊肯定站在我這一邊,有雪青阿姊幫我說話,他不得一聲不敢吭?”姜稚衣一揚下巴,“最后贏的人,還是我。”

    “這么一算,我沈家地位最低的便是兄長了,我還能排兄長上頭一個。”元策抱臂看著面前的墓碑,滿意地嘖了一聲。

    兩人從墳園出來,送沈夫人上了馬車,而后決定一路踏青回城。

    元策牽著姜稚衣走在晴日的春野里,忽然聽見她問:“你說你兄長要是知道你給他添了這么一筆弒君謀逆的罪名,會不會來夢里找你算賬?”

    “我不也給他添了年少封侯的功績?”元策挑眉,“是非功過,任后世評說,身后之名本無意義。”

    “那你呢?”姜稚衣晃著他的手,偏頭看他,“如果連姓名也不曾留下,你會遺憾嗎?”

    “不是有你一天叫我八百回嗎?”元策笑著回看她。

    或許曾經的他會覺得不甘,會覺得不公,可如今——

    世人不知他來處,不知他姓名,但她喚他姓名,便勝過世間千千萬萬人。

    姜稚衣笑起來,與他并肩漫步朝前走去,看遠方碧空如洗,春山如笑,身側綠茵遍野,花團錦簇,正是春和景明,四方安寧的好光景。

    若烽火再起,他便做世人的戰神。

    若天下無戰,他便做她一人的元策。

    【后記】

    永寧三年,北羯趁玄策軍失主,卷土重來。

    自興武十一年兵敗于沈氏,北羯蓄力四年,欲一雪前恥,舉傾國之兵進犯河西。

    大燁邊關告急之時,一兜鍪遮面的將軍橫空出世,率玄策軍迎敵,首戰狂殲北羯十萬騎兵,一戰封神,震驚四海。

    北羯憤而舉兵再攻,再失一戰,節節敗退。

    玄策軍乘勝追擊,連戰連捷之下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殺至北羯王庭。

    北羯二十萬控弦之士全軍覆沒,幾遭滅族之災,卻連玄策軍新主面容也未曾看上一眼。

    大燁上下亦驚嘆于本朝數年之內竟得兩位百年難得一遇之少年將才。

    聽聞將軍十歲入玄策軍,為玄策軍中頂尖斥候,十余年來卻從未以真面目示人,軍中亦只知其代號“棘竹”,不知其姓名來處。

    探究之下,有人驚覺這位面具將軍與永寧元年已故沈氏身形、聲音皆酷似,一時流言四起,眾說紛紜。

    永寧四年,世人方知沈氏元策在世尚存一孿生胞弟,為當年見微天師雙生子禍國預言所害,一生隱匿暗處,不得見天光。

    舉朝震動,永寧帝嘆天縱奇才不當埋沒于塵,亦不當為無稽預言所累,因其過去戎馬半生,立下赫赫戰功,如今亦無懼此身,再救河西于水火,故免其欺君之罪,亦免其與其兄連坐之罪,封破軍侯,令領玄策軍,愿忠臣良將,永執戟明光。

    傳聞破軍侯身份曝光后,有好事者前往姑臧瑤光園,提議若永盈郡主對沈氏元策心有所憾,或可以破軍侯為替,再續前緣。

    不料話音剛落,破軍侯橫眉冷目,從里步出。

    來人倉皇離去,臨走見府邸門匾之上“瑤光園”三字,方才后知后覺——

    瑤光,北斗七星第七星,又名破軍星,永盈郡主與破軍侯或早結連理。

    【—正文完—】

    姜稚衣早前在太清觀也曾問過張道長,見微天師既可窺見天機,為何不能改變更多人的命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