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回到上陽村后生活節(jié)奏有些緊湊。 衡衡和彰彰明顯是最開心的, 圍著寧渝“爸爸爸爸”叫個不停,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思念。 膩歪好半天,兩孩子又揣上自己從首都帶的小零食找許久未見的朋友去。 喬茗茗待在家里,叉著腰這里瞧瞧那里看看, 感慨說:“挺干凈, 不需要我再整理了。” 寧渝走過去抱著她, 就想貼著她:“哪里需要你再整理,你在之前怎么沒發(fā)電報打電話,我也好去縣城接你。” 喬茗茗:“嗐, 這不是來不及嗎,我剛考完試就急忙趕著火車來了, 你不知道, 我太想你啦,我恨不得飛過來找你呢!” 她總是毫不保留自己的思念和愛意,總能把寧渝說得心里咕嚕咕嚕冒起熱泡泡。 寧渝心花怒放,忙低聲說:“我也想你, 我還想著手頭的事兒先放放, 去首都住兩天。” 她就知道寧渝回首都也只能住兩天,所以自己就來了唄, 住兩天有啥勁兒啊。 夫妻倆說會兒話,然后喬茗茗就又出門,在家附近到處看。 她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也不怕烈日了, 菜園青翠,在陽光下格外耀眼:“菜園里的菜還挺多, 你能吃得完?” 寧渝這個時間段本該看書, 這會兒看不下去了, 就想在她身邊待著:“順手多種點,總想著你會來的,平日沒吃完可以給老師他們。” 喬茗茗點點頭,眼睛亮亮指著茄子說:“今天吃茄子吧,我喜歡!” 茄子不是紫茄子,而是綠皮茄子。這種茄子拿來炒亦或者是蒸熟碾成泥,然后放油鍋里加些蒜末和調料炒都好吃。 寧渝滿口答應:“行!今晚給你做。”就知道她愛吃,要不然他也不能種這么多。 喬茗茗又溜溜達達去了屋后。 屋后的火塘小亭好似自她走后就沒有再啟用過,當日她在火塘邊磚頭上用木炭畫的兩個火柴人還在,鐵鉗更是直接擺在火塘上。 她背著手左瞧右看,衛(wèi)生間是好的,廚房還是好的,地面也干凈整潔…… 嗯,全部打勾。 寧渝忍著笑,總覺得她此刻和巡視領地的貓咪差不多。 喬茗茗看完,村里人也適時到了。 許多人在院里坐著站著,沒一會兒,喬茗茗就把這半年多來村里發(fā)生的事兒知道個一清二楚。 “咱們這里的路已經計劃開始修了,從村口直直穿著村北的那片地過去,先是經過蘭花公社,然后通到隔壁的余水縣和糧光縣,最后去到隔壁市。聽說還能接上大公路,去隔壁省。” “要我說,最好的還是從縣里直接修來,修完后咱們去公社的時間縮短了,去縣里的時間更是直接減半。喏,小喬你來的時候有沒看到陽里河邊有人?” 喬茗茗坐在板凳上聽得可起勁兒了,連忙點點頭:“看到看到,好像在量什么。” “是!就是在量河!”牛愣子叔笑笑,“因為要建座橋,往后咱們開拖拉機去公社最多二十來分鐘,去縣城四十多分鐘。” “是嘞,說是這么說的!要真這樣,那咱們來往縣城公社就方便了。”周三叔抱著外孫道,而后低聲,“你不曉得呢,這段日子縣城總有人騎著自行車來咱們鄉(xiāng)下買東西。買雞蛋,買雞鴨肉,不過咱們村鴿子賣得最多。現(xiàn)在咱村人也不愛吃鴿子了,都留給縣城人……買完鴿子還會順手買幾斤的菜,說是覺得便宜新鮮。” 村里人當然賣啊,傻子才不賣! 因為這個,村里也算賺了點錢,反正是足夠豬圈那邊買崽子以及翻修翻新了,正兒八經的實現(xiàn)了自給自足。 喬茗茗“哇”了聲,想想說:“交通好其他的才能好。”往后實在沒辦法,早點起來去城里賣菜也是一條出路啊。 “還有咱們的油茶樹,又有兩個公社開始種植了。唉!榨油廠如今在縣城,不僅咱們村的油茶籽能去榨,其他公社的也行。他們的油茶樹肯定不像是隔壁幾個村一樣賣給咱們,肯定是自己榨啊。” 喬茗茗道:“志明叔你別擔心,從種下去到掛果得三年的時間呢。這三年里咱們訂單能擴大到多少啊,哪里還會怕被他們搶占了市場呢是吧?再說,市場太大,咱們一村一公社是吃不下的,沒有他們也有別人。還不如讓給他們呢,到時候說不準還能整合起來,把山柚油這產業(yè)給做大。” 說完,周主任騎著自行車趕到。 邊下車邊說:“小喬這話說得對,這是共贏的好事,并不是咱們做了別人就做不得。反而得多多做,把名氣打出去才行!” “哎,主任你來啦。哪里是不讓他們做……反正咱們有訂單,沒事沒事。” 周主任笑笑:“才到?” 喬茗茗拿著蒲扇:“可不嗎,熱得要命。” “是,今年是有些熱。”周主任坐下問,“你這次能待多久?” 喬茗茗心里算了算:“最多能待兩個月,八月底就要回首都去。” “十月有空來么?”十月他們要去參加廣交會,到時候周主任也會跟去。 喬茗茗點點頭:“我肯定是要來的,到時候請假都得來。”她已經提前和老師打聽過了,如果是這種大事兒,請幾天的假也能通融。 周主任這才放心。 說實在話,小喬沒在他都有點慌。 村里人又道:“哎!那些油也要開始榨了,我瞧縣里榨油廠熱火朝天的。縣里給廠里撥款買了機器,那機器厲害了,不要人再哐哐哐去敲嘞,自己就能榨出黃燦燦的油來。” “榨油廠不僅榨山柚油,其他油也有榨,董老三這副廠長當?shù)每擅α耍瑬|邊跑西邊奔,有時候忙得飯都來不及吃。” 喬茗茗好奇:“如今咱們村有幾個人去榨油廠當工人?”她走的時候只有十位來著,現(xiàn)在估計不止了吧。 “18。”周主任這么說,“廠里發(fā)展太快了,那機器開起來后啥都不要管。但是在送去機器前,油料還得處理處理,這費人呢。加上采購的,包裝的,運輸?shù)模凑粋€廠里從原先的五十人到一百人,就沒用幾個月的時間。” 喬茗茗“哇偶”一聲,驚訝極了:“那挺好,榨油廠咱村也有分成。” 還是百分之二十呢!聽著雖少,但著實不少了。土地是政府給的,廠里機器是政府幫忙買的,初期資金是政府撥來的。 廠里往后服務的可不止是他們這一村一公社,隔壁公社隔壁縣城甚至隔壁市的生意都有在做,就像現(xiàn)在,廠里就在榨著隔壁縣城和隔壁市的花生油,據(jù)說有好幾噸的油料,夠忙許久的了。 寧渝拎了袋葵花瓜子出來,說:“往后很大可能這榨油廠還是咱們村里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每年分成就能有不少錢。” 他挺看好這榨油廠的。這榨油廠還陰差陽錯地幫忙成了一單生意,去年隔壁市的人來看廠子,順帶看了眼油茶樹,結果買了上陽村的桃子和隔壁山羊嶺的橙子,銷個精光。 得知今年上陽村的橙子也會成熟,約好了到時候還會來瞧瞧。 上陽村的桃子也有了銷路,寧渝找院里的老師做過仔細研究,今年來的時候還拐了個同事來,如今對桃子的改良已經有了頭緒,只差實驗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