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2 青魚禿肺-《我是勤行第一人》
第(2/3)頁
“這就是天機勺?果然名不虛傳!
比普通炒勺長三寸,勺頭小了一輪、勺壁厚了兩分,這就要求廚師在炒菜時動作更為繁雜,手速更快,自然對炒功的要求也就更高。”
周棟看得微微點頭,果然盛名之下無虛士,白銀本來就沉,偏偏這柄炒勺比普通的炒勺又要長了三寸,就算是正當壯年的廚師揮舞起來估計都會有些費力,更別說是蔡品隆已經是位九十多歲的老人了。
顯然,蔡品隆在這柄炒勺上下的是童子功。
蔡品隆哈哈笑道:“年輕人,不用費話了,開始吧。”
“呵呵,青魚肝在此,蔡前輩請接!”
周棟手中刀光一閃,半塊拳頭大小的青魚肝已經飛向了蔡品隆。
青魚禿肺這道菜名為禿肺,所用主料其實是魚肝。
因為魚肝太小,哪怕是取五斤以上的大青魚,也只得一小塊而已,所以一盤青魚禿肺,如果用五斤左右的大青魚取肝,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條的樣子。
可是這樣的做法,已經是‘取材不純’,嚴格來說是不能成菜的。
試想,魚就跟人一樣,一魚一體、一魚一性,生長環境、成長經歷都有所不同,甚至還有雌有雄,這樣拼湊出來的魚肝口味能好到哪里去?
這不就是糊弄食客嗎?
所以按照古傳菜譜,要做這道青魚禿肺,至少要是五十斤以上的大青魚,周棟捕到的這條大青魚已成魚王,足足有一百二三十斤,魚肝剛好夠兩人所用。
而且兩人所用的魚肝出自同一條魚,比起來也十分的公平。
周棟將魚肝一刀切為兩半,每塊都是成人拳頭大小,不差分毫;蔡品隆接在手中,又看了看周棟案板上的半塊魚肝,贊了一聲好刀功,便親自處理起來。
周棟沒有急著動手,而是將魚肝繼續鎮在水中,仔細觀看蔡品隆的手法。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蔡品隆這種老牌神廚成名已久,一定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
只見蔡品隆取過清水,將魚肝浸入,輕輕搓洗了幾下,提起魚肝的時候,右手食中兩指間已經夾起兩根黑紅色的血線,輕輕一抽,整根拔去。
這是去肝筋,減少魚肝的腥臭垢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