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大結局) 世界歸漢-《帶著軍需來大明》


    第(2/3)頁

    免去徐有貞的權力,圈禁在家,接下來的時間年輕氣盛的朱見濟就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改革之旅。

    對此,楊晨東一直在旁觀著,他也想看一看這位年輕的,歷史上不曾出現的皇帝會有什么樣的舉措,是不是真的能夠把整個北明變成一個嶄新的模樣。

    顯然,楊晨東是要失望了。只想憑著一己之力的朱見濟還是太過年輕了一些,根本不懂什么帝王之道。雖然很多想法是好的,也啟用了一些有理念、有抱負的年輕官員,但改革之路豈是那么容易走的。在觸及保守勢力的利益下,即便是皇上也要敗走麥城。

    兩年折騰下來,上面的政令竟然連京師順天府都走不出去,朱見濟的這位年輕皇帝也被越來越多的官員們所抵觸,此時徐有貞在一次有了用武之地,越來越多的官員找到他,希望他可以站出來主持大局,必要的時候他們甚至愿意向武南王低頭。

    這些即得利益者并不傻,他們已經看出要是在讓朱見濟這個折騰下去的話,怕是用不了多久,他們的財產就會大幅度的縮水,甚至在改革下去,他們的性命都未必就可以保全。相比之下,如果投降楊系的話,最少可以平安的活下來,最少可以保住本身的二成財富,相比之下,這個結果他們更能接受。

    千呼萬喚之下,徐有貞半推半就的走了出來。皇宮之中,他與朱見濟這位和宗皇帝一直從上午談到了天黑。誰也不知道他們到底說了一些什么,只有在徐有貞從皇宮中出來后不久,朱見濟宣布因身體不好需要在宮中休養,朝政大權就此又重新的回到了徐有貞的手中。

    徐有貞一上位,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人向武南王求和,并表示他們愿意行臣子之禮,愿意讓出政權,愿意讓北明成為楊系的勢力之一,其中的一份子。

    如果是兩年之前的話,徐有貞敢這樣說,這樣做那一定是要受千夫所指,萬人所罵。可是現在,所有知道這個消息的人竟然無一人站出來反對,或許他們早已經看出,北明除了被楊系所吞并之外,已經無路可走了。所不同的就是要打過才臣服,還是和平臣服而已。

    朝中的官員們沒有人站出來反對,那是因為一向他們就是主和派,本著重文抑武的想法,能不打仗就不要打仗的好。

    搞定了文臣之后,便只剩下武將了。做為北明軍中的實權人物石亨,此刻早已經悄然出行,來到了始城,這座武南王親建的城池之一。此行,他便是來求和或是直白的說,是來投降的。

    武清侯石亨早就已經得到了消息,陜西總兵早已經被副總兵許得義給秘密拿下,現在這支軍隊正秘密向大同開進,看樣子是要拿下大同了。至于大同總兵孫洪,年歲已大,且這些年來因為北明與楊系相處不錯,沒有戰事發生,朝廷早就斷了對方的糧餉,副得大同府是不斷的裁判兵員,早已經不得當初般的昌盛。一旦陜西大軍進入到大同,會有什么樣的結果便是用腳指頭想也知道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此刻石亨若是在不做出正確的選擇,怕是以后就不會給他投降的機會了。

    所謂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石亨率先出手了,這位歷史中最擅于見風使舵的大將軍,這便主動來到了始城,表示著投降楊系的誠意。

    對于石亨的到來,虎芒并沒有絲毫的意外。事實上,他一直在等著這一刻,若不然的話,身為軍·委委員的他早就應該去赤嵌城履新。看到石亨終于還是出現了,他也不由松了一口氣。

    郎有情、妾有意,接下來的談判自然是十分的順利。石亨的要求也不高,只是想保住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而已。怕是他也知道,這些年來與五星軍打過不少仗,雖然都是以大敗而終。但多少也曾殺過五星軍的士兵,誰知道人家會不會記恨自己呢?他也就不敢提過多的要求,只求一條老命和家人平安而已。

    對于石亨的識相,虎芒并沒有太過為難。還是那句少爺經常說的話,北明軍也是由漢人組成的,自己人不打自己人。如此相讓之下,僅僅是一個多時辰,便商定而成,石亨將會帶著他的三十萬北明軍投降楊系。做為獎賞,事后楊系不會為難石亨和他的家人,交允其留下一半的財產。

    相比于尋些豪紳動輒就要交出八成甚至是九成的財產,能夠保留一半,這個條件讓石亨十分的滿意。在大事談完之后,石亨一邊喝著茶一邊和虎芒笑聊著,氣氛很是和諧。

    借著這個機會,石亨小心試探的問著,“虎大將軍,但不知道陜西副總兵的事情...”

    嘴角輕輕一翹,虎芒知道對方是什么意思,這個時候也不怕對方知曉了,他便是以很隨意的口氣說道:“石侯問的是許得義副總兵吧。他其實早在十年前就是我們楊系的人了。對了,他可是武南王親自發展的,一直以內應的身份在北明軍中。”

    石亨的雙眼中當即就閃過了一道驚芒,心道了一聲好手段,又開始慶幸自己的做法之正確。即然楊晨東能在陜西軍中安排內應,誰又知道自己身邊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人呢?如果自己一定要抵抗到底,怕是不等大戰開啟,他的腦袋就可能會被某個親隨給砍了去吧。

    就此,得知真相的石亨更加的堅定了投降的決心,接下來十分配合五星軍,三十萬北明軍就此兵不血刃的成為了五星軍的俘虜。

    不久之后,許得義那里也傳來了好消息。鑒于大同同總孫洪死不悔改,盡管兵力與陜西軍相差懸殊,依然還是想要與其一分高下。在一天夜里睡覺之后,腦袋真的就被身邊的一名不起眼的親兵給割了去。至此,群龍無首的大同兵在陜西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只能無奈的選擇了投降。

    接連邊軍的反叛,使得北晨的西門戶大開。新五軍軍長石萬山,在平定了烏思藏地區,休息一年之后帶大軍進入到北明之境,大軍直向著北明京師方向而來。

    大軍過宣府、躍懷來、從居庸關中穿行而來。消息傳到了北明京師之后,朝堂上的文武百官皆是大驚失色,他們知道北明不會是楊系的對手,可也未曾想到連打都沒有打上一仗大軍就投降了。

    北明皇宮之中,已經停止了改革,交出了大權的和宗朱見濟,在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臉色上并沒有任何的變化。這一切皆在他的意料之中。在他主政的兩年間,他就感受到有一只大手在阻撓著自己,似乎他想做什么事情都是困難重重,那個時候他就預料到會有這么一天了。

    “來人,傳徐少傅進殿。”一聲嘆息之下,朱見濟下達著旨意。

    大約一個時辰之后,徐有貞入得了皇宮大殿,見到了在金鑾大殿上正座著的朱見濟。“臣見過皇上。”

    只是躬身一禮而已,以徐有貞是皇上老師的身份,除非大事不然見而不跪已經成為了常禮。

    “來人,給少傅賜座。”

    “謝皇上。”

    君臣相對,朱見濟擺了擺手,當下殿中所有的太監和宮女盡皆退下。在無了旁人之后,朱見濟臉露死灰一般的說著,“少傅,朕是不是已經守不住這大明江山了?”

    這句話中,朱見濟的口氣中說不出的蕭瑟之感。雖然他無心于皇權,但命運讓他成為了朱家的子孫,此時要眼見看著祖宗的基業就此喪失在自己手中,那感覺同樣是非常的難受。

    早對此有所準備的徐有貞,雖然很想勸自己的這位皇帝學生想開些,但最終張了張嘴后還是沒有說出,只是猶豫數息之后吐出一字,“是。”

    聽著這近乎于斬釘截鐵的聲音,朱見濟呵呵幾聲苦笑,他已知道回天無力了。但就算是的投降,他要也知道自己的歸處。“少傅,你可知道朕未來之路如何嗎?”

    “這個。若是皇上愿意禪位,則可以向南明皇帝一般游歷天下,吃穿不愁。若是想要抵抗到底,怕就是要進入到王者墳中渡過余生了吧。”

    “嗯?少傅可是與武南王接觸過了?”聽到徐有貞說的是如此之詳細,朱見濟眉毛一揚,一股怒火已經心中燃燒。他早就有一種感覺,這個徐有貞與楊系似乎是來往密切,現在看來,當是事實了。

    此刻的徐有貞已然不怕什么了,楊系就將主宰整個大明,有些事情即便是承認也是無所謂了。他相信即便是朱見濟知道了,也不會奈何自己的,因為沒有那個必要。相反,真殺了自己,只會讓北明的局勢更加混亂。“是,武南王派人找了臣下。”

    徐有貞竟然承認了,這倒是有些出乎了朱見濟的預料。這一刻他很是不悅的問著,“怎么?少傅認為朕不如武南王乎?”

    徐有貞很想說是。但這個時候說出這些已

    經沒有意義,為了照顧皇上的面子,他不得不違心的說道:“皇上,武南王已經努力了幾十年,相比之下皇上才初登大寶之位,要說不如也是先皇沒有打下更好的根基,與皇上無關。在臣看來,皇上是一個圣明合格的君主。”

    此話一落,朱見濟的臉色明顯好看了一些。盡管他知道徐有貞此言明顯有著拍馬屁的嫌疑,但他還是喜歡聽。想到自己的確不如楊晨東努力的時間長,他接手的北明實際上已經千瘡百孔了。不得便感嘆而道:“少傅所言即是,即是天命不在朕這里,朕也不能逆天改命。如此就命少傅為主,與武南王談判吧。一定要告訴他們,不要傷了朕的子民,他們都是無辜的。”

    有意裝出了一幅悲天憫人的樣子來,也是朱見濟做為帝王唯一所能做的。至少這般一來,史書上記錄自己時不會太過難堪不是嗎?

    朱見濟終于還是決定臣服了,雖然這并沒有出乎徐有貞的意料。但事無絕對,在沒有得到這個結果之前,他還是有些忐忑的,現在一切塵埃落定,他也可以松上一口氣了。當下抱拳答道:“請皇上放心,臣必定盡全力做好這件事情。保得北明子民平安,保皇上可以有一個更好的待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