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天下名士-《漢末皇子辯》
第(1/3)頁
?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
首先來了解,孟津在哪。
孟津,位于洛陽以北最近的城市!而皇城,坐北朝南,宮城的北門是皇家專用通道,直通城外的邙山。
靈帝末年,東漢王朝已經搖搖欲墜,靈帝駕崩后,何進在誅殺蹇碩后,更進一步欲將宦官們全部誅殺。
張讓、段圭等宦官們聽到風聲,乃先下手為強,在宮中的嘉德殿前將他殺死。何進的屬下吳匡、張璋、袁術等得知何進被殺害,乃帶兵欲入后宮殺盡宦官。
光熹元年(公元189年)八月二十七庚午日,張讓、段圭等迫于追兵,被困北宮中,無計可施,只好帶著少帝、陳留王等數十人步行出谷門,逃亡入邙山。
邙山后面就是黃河,黃河旁邊,最近的城市是孟津。
這天的夜很黑,孟津的渡口不知道什么時候悄然駛來幾艘大船,船頭站著打著火把軍官的便是幾集沒有出場了的高順。
二十天前:
道觀里的焚香總是帶著些空靈,帶著些悠然的味道飄向遠方,皇宮內總喜歡點著那些很沖撲鼻的香味,香料在中國也并不是什么十分便宜的東西。
沉香、龍涎……那濃濃香味并沒有將宮中的陰暗和血腥驅逐,除了在平民百姓的頭上加上又一筆沉重的負擔,又能得到什么呢?顯示皇家的威嚴嗎?劉辯并不喜歡那種撲鼻的味道,他總讓自己想起生活在那座陰霾下化工城市的自己。
道觀的后院之中,劉辯美美的喝著今年新季上的第一批茶,這個時代,沒有咖啡,沒有碳酸飲料,劉辯漸漸愛上了茶這種古老的飲料。
后院之中,劉辯揮手屏蔽掉了其他下人,這里只有劉辯和高順。劉辯淡淡的放下了茶杯,對著肅立在一旁的高順道:“伯平(沒有找到高順的表字借用一個),你作為一名沖鋒陷陣的猛將,知道吾為什么要大老遠的把你從并州借來,在吾的身邊當一名小小的侍衛么?”
“伯平不知。”高順拱手道:“但是伯平認為殿下自有殿下的道理,能追隨殿下,伯平認為是一生之幸。”
高順從來沒有看到過那個八九歲的孩子能做到今天的成就,不可否認,有劉辯的身份對他的幫助,但是建立難民營,發明造紙,雷厲風行的鏟除了違法亂紀的貴族,其深沉的心思和巧妙的布局不得不讓作為能接觸到局中的高順嘆為觀止,更難得可貴的是有一顆利國愛明的赤子之心,凡是有此心的君主必然是明君、雄君。
漢文、漢景、昭、宣、明、章、漢朝人每代經歷過的皇帝都感同身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