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入陣曲-《凰女傾世:殿下,靠邊站》


    第(3/3)頁

    但目夷卻不想接手這個燙手山芋,于是親自來到衛國請茲父回去繼續主持工作,并說:“國為君守之,君何為不入?”

    目夷是明智的,他雖暫代了國君之位,但茲父在宋國國內仍有大批支持派,萬一這些人不服氣生出什么亂子來,那可如何是好?

    宋襄公回到宋國復位,心中沒有后悔,只有惱恨,此次受辱,他不怨天不怨地,只怨那鄭許陳蔡曹等國諸侯,心中恨死他們,甚至比恨楚成王還恨。這幫沒有骨氣的“夏奸”,公然媚夷全不知恥,明明把中國操縱之權,授之于荊楚蠻夷之手,長此以往,楚人目中尚有中國乎?

    恥辱啊恥辱,宋襄公自己被囚倒不覺得很恥辱,卻反而為諸夏感到恥辱起來。

    宋襄公痛定思痛,他終于明白,光靠盟會是解決不了楚國問題的,必須打一仗,堂堂正正的打一仗,來展現宋國的精神,重振諸夏的勇氣!此戰無論輸贏,只講仁義,因為只有仁義才能將華夏諸侯重新團結在一起。在宋襄公看來,利益關系的聯盟是沒有任何凝聚力的,只有仁義才是王道!

    于是,宋襄公積極備戰,日夜練兵,準備在適當的時機與楚國來場仁義大戰。他堅信仁者無敵,即便他屢戰屢敗,但最終的勝利一定會屬于宋國;因為他堅信他的仁義即便不能感動荊蠻,但一定能感動上天,感動所有華夏諸侯。

    實話實說,雖然宋襄公的迂腐遺笑萬年,但在那樣一個久遠的時代,“仁義”還是很有些市場的,所以薄之會楚成王雖然如愿做了盟主,但他無信無義之舉也讓一些華夏諸侯感到反感,所以會議結束后,有些歸附楚的諸侯(史書所載的有許、陳二國)便倒向了宋襄公這邊,并拒不承認楚成王的霸主地位。所以楚成王一生雖頗有戰績,曾滅國十一,逼平齊桓公,打爆宋襄公,但仍無法名列春秋五霸之一。

    基本上來說,“霸主”這個名詞在春秋時代,與后世充滿了武力色彩的專橫霸道之意還是不同的,《左傳 成公二年》里齊國外交家賓媚人說:“五伯之霸也,勤而撫之,以役王命。”五霸能稱霸,是因為他們辛苦自己,安撫諸侯,帶領大家服從天子的命令。這才是“霸主”的真正含義。所以史學家班固在討論春秋五霸人選之時,就說:“宋襄伐齊,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春秋傳》曰:‘雖文王之戰不是過。’知其霸也。”《春秋公羊傳》也認為宋襄公“臨大事而不忘大禮”,實乃君子,甚至可與周文王比肩。言下之意,宋襄公是春秋時代的道德楷模,即便武功差一點,也足以名列五霸。總之,宋襄公雖然連遭失敗,但宣揚了仁義,闖出了名頭,他信心滿滿,覺得形勢一片大好,他決定就趁這個機會,興兵報仇,一舉定鼎霸業!

    于是,在那些下著雨的夜晚,宋襄公仍然懷抱著夢想,安然入睡。夢里,是一個洋溢著溫暖陽光味道的大海……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