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村莊名叫孔雀,因為臨近孔雀河取了這個名字。 常曦在孔雀村的酒肆旁租下了一間鋪面,這間鋪面本來是酒肆老板打算用來擴建倉庫的,但一聽到神醫竟然愿意在他們這住下,幾乎是一路把常曦請過來的,死活不肯收租金,還是在常曦的堅持下,才以一個月二兩碎銀的價格租下。 二兩碎銀的價格對于一間鋪面來說,可以說算的上只是本錢。但酒肆老板和阿玉的爹是故交,阿玉就相當于是他的半個閨女,更何況一位神醫愿意落腳他們村,那可是敲鑼打鼓的大事。他們村算不上富裕,百來戶人家中,大部分也僅僅是在保證自家口糧之外還能余有個幾兩碎銀的程度。 一般像他們這種小地方,有些名氣的大夫是不愿意久居在這的,原因很簡單,賺不到錢。 一位有醫德有實力的大夫對于他們來說,就是活菩薩。 而且村民們發現,這位自稱姓常的大夫脾性出乎意料的平易近人,有問必答,沒有絲毫不耐煩,比起之前那些鼻子長在腦門上的大夫實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根本沒得比! 鋪面閑置很久,灰塵很多,酒肆老板叫來店里幾個年輕力壯的伙計來搭把手,被常曦婉言謝絕,他沒有動用一絲一毫的靈力,動作嫻熟的打掃起鋪面,模樣認真,一絲不茍。 打掃時,常曦才發現原來自己鋪面的街對面,住的正是蠻牛和阿玉一家,阿玉爹剛好提著兩只剛買的燒雞,姓林的老人站在院門口向著常曦揮手,“常大夫,今晚來家里坐坐吧,我剛買來的燒雞,飯菜都燒的差不多了!” 常曦笑著擺手說道:“勞林老費心了,但常某今晚需要打掃出鋪面,實在抽不出時間。而且阿玉中午才剛服過煎藥,今晚需要臥床靜養,常某就不去叨擾了。” 見到街對面的常曦轉身拿起抹布繼續打掃鋪面,林老頭嘆息一聲,看來今晚自個只能和蠻牛對付這兩只燒雞了。 傍晚時,常曦抹去額頭上的一層汗,發現距離將鋪面徹底打掃干凈的程度還有不小的差距,便先放下手頭的活計,來到村里的雜貨鋪購置了幾盞油燈,期間不出預料的又展開了一場顧客和老板間的拉鋸戰,一個堅決要給錢,一個堅決不收錢,直到華燈初上時,常曦才提著幾盞免費的油燈和一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回來。 夜深人靜時,蠻牛在床邊輕輕捋過阿玉的發絲,看著臥床休息的女子臉上紅潤,開心的笑著。阿玉爹則是走出屋外,看到街對面常大夫的鋪面門縫中仍亮有晃動的燭火。 第二日清晨時,天剛蒙蒙亮,常曦推開門扉,油燈中的油面早已見底,赫然是一夜未眠。借著清晨微光,可以發現鋪面內已經煥然一新,纖塵不染,竟有絲醫館才有的味道。 常曦打算在這里開間醫館。 常曦拿來一塊昨日收拾出來的木板,他想了想,以指代筆按在木板上,指頭龍蛇游走間,“醫館”兩字一氣呵成,隨后他將這塊注定要陪伴他一段時間的招牌掛在了鋪面外。 他看著有些空落落的門扉,他從懷中取出那兩枚一直貼身放著的黑白陶塤,用紅繩串織好,掛在門口,叮叮咚咚。 看著角落還未生過火的柴灶,他嘴角有笑,熟練的洗鍋生火,切蔥打蛋抄面,給自己做了一碗灑滿蔥花的雞蛋面。 一日之計在于晨,可不能再虧待自己餓了一晚上的胃。 但是還沒等他坐下吃幾口,門口兩只陶塤碰撞著發出叮叮咚咚的清脆聲音,只見三道人影忽然就闖了進來,腳步邁過門檻后,不由分說的就直接噗通一聲跪下。似乎是知道如果不在第一時間跪下,就跪不下去似的。 常曦哭笑不得放下碗筷,來者不是別人,正是林老一家。 跪倒的三人中赫然有阿玉,她身體恢復的速度和程度比常曦預料的要更好一些。昨日阿玉服下那碗湯藥,連翹枝只起到微末之用,發揮奇效的是他那滴被雨水稀釋過無數倍的龍血。龍血至陽至剛,專克陰寒,自然成效斐然。不僅一舉將她從閻王手中救回,還就此拔除了折磨她十幾載的病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