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百棍還沒打完,人就斷氣了。 所有的人都知道這所謂的“沒支撐住”,不過是個幌子罷了。 若不是都清楚地明白老太太的授意,誰也不敢真的下死手。 張老太太擺了擺手,示意底下的人將尸體斂走。 “苗氏是二房的人,要如何處置,我便不插手了。”張老太太自認這也算是一種退讓,看著張巒夫妻說道:“既此事是他人挑撥,你們就不必再置氣了。日后夫妻間當同心同德,方能不被他人的伎倆輕易蒙蔽。” 宋氏聽得抿緊了唇。 她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可被蒙蔽的人有錯,錯在不夠機警,那耍手段的人呢? 張巒目光難測地說道:“謝母親教誨。” 他的語氣不再有絲毫怒氣,反而有著一絲低沉。 他知道,母親有著母親的難處。 他成全了母親的難處,可他也有失望的權力。 張老太太最后看了他一眼,壓下心底的無可奈何,語氣還算溫和地向宋聚和宋錦娘說道:“今日之事,讓二位見笑了。招待不周之處,還望體諒——二位先在此稍坐坐,待老身命人吩咐了廚房準備午膳,咱們再移步飯廳敘話。” 宋聚依舊沒什么表情,語氣卻含著一絲不滿:“不必麻煩了,怎好耽誤貴府理事。” 宋錦娘則笑笑說道:“多謝張太宜人留飯,然還有要事在身,今日就不便叨擾了。” 張老太太自然知道他們心中的不悅。 妹妹在婆家被算計了,婆婆還回護著背后真正的黑手,這般收場,換誰只怕誰都不會太滿意。 但大家都是知曉輕重的識趣之人,深知家門榮辱的道理,且柳氏一事并無證據,真的鬧大傳出去對今后仍要在張家生活的宋氏也無半分好處。故而只要面子上尚且過得去,宋家人明面上也都不好再多說什么了。 可宋聚還是略顯強硬的添了一句:“還望張太宜人妥善處置今日之事。” 他知道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他本不該插手別人的家事,但他不說點什么,實在憋得難受。 父親說過,他宋家的姑娘嫁的再遠,也不是潑出去的水,而是時刻掛在心里的牽掛、亦是暫時交給別人保管的珠寶。 宋錦娘暗暗扯了扯他的衣袖。 宋聚假裝沒察覺到,卻也未再多說其它。 張老太太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便看向了一側的大兒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