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二 蘇北王!-《官策》
第(1/3)頁
暴雨,天陰冷。
可是蘇北自貿區的大街小巷之中,依舊人潮涌動,陰冷的天氣根本擋不住自貿區人們火一樣的熱情。
新任的國務|院總|理苗強冒雨視察蘇北自貿區。
站在自貿區信中大廈的最頂樓,俯瞰整個自貿區碼頭來來往往的貨輪,陳京站在一旁給他介紹自貿區五年以來的發展情況。
聽完匯報,苗強連連點頭,頗富激情的道:
“蘇北自貿區搞得好,國內影響巨大,國際反饋良好。通過自由貿易區的實踐,咱們國家的改革開放向前邁出了大大的一步,真正做到了和世界接軌,我們蘇北五年以來深化改革取得的成果,為全國其他地區的繼續改革提供了很好的藍本,你們的經驗值得全國各地去學習?!?
他頓了頓,話鋒一轉,道:“蘇北有個年輕的省委|書記,蘇北也有個年輕的領導集體。因為年輕,更富有朝氣,更敢想敢干。你們在過去五年的工作中,在分別以胡俊中同志和陳京同志為書記的領導下,做出了巨大的成績。
這一點,我代表中央和國務|院給予你們高度的肯定?!?
雷鳴般的掌聲響起。
蘇北的同志們個個意氣風發,過去的五年,蘇北的深化改革之路可謂是歷經了萬難。
開設自貿區,面臨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傳統固有的地方保護主義勢力。
雖然蘇北這些年一直處在發展的最前沿,但是各地方重重的保護主義依舊存在。
政府充當保護主義堅強的后盾,各地方為了爭項目,爭稅收,爭土地,爭品牌,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道道。
地方保護主義所保護的產業,企業甚至是行業,這是極其龐大的既得利益群體。
這些利益群體神通廣大,有一些甚至關系滲透到了中央高層,這股力量之頑固,之強大,遠遠超過了事先的預計。
甚至因為蘇北的自貿改革,還引發了黨內關于深化改革的一場“左”與“右”的大討論。
有些人甚至搬出了南巡首長的共和國特色社會主義論理來抵制甚至是抵觸蘇北的改革嘗試。
他們強調,南巡首長提出的是特色社會主義,而不是搞全盤西化。
共和國有自己的國情,共和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多民族融合,人文環境復雜,改革應該要循序漸進,應該要有自己的特點。
蘇北引以為傲的是什么?
就是蘇北獨特的“蘇北模式!”
而蘇北模式的核心就是各地區發展特色經濟,突出經濟的地域特點。
通過地域經濟,建立各地區獨有的產業優勢,從而形成核心競爭力。在這個過程中,強調的是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積極協調作用,政府統籌規劃,引導鼓勵,在蘇北模式中發揮重要作用。
現在蘇北要搞深化改革,第一步卻重新的定義政府職能,這不是推翻“蘇北模式”又是什么?
關于這一場大爭論,是一場關乎整個改革命運的大爭論,這其中甚至不牽扯個人恩怨,爭論的是大是大非。
在這一波的爭論之中,蘇北一下似乎迷失了。
蘇北前任省委一把手胡俊中就是因為這一場爭論,他處理不當,最后引發了激烈的地方性群體事件,中央不得不考慮將其調整崗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