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六章 敢問路在何方?-《唐朝公務員》
第(1/3)頁
唐朝公務員無彈窗 到抵達龍門客棧時,楊繳激動的心緒才從那個無比平復下來。
面前的依舊是上次宴請九姓胡商的小偏院兒,不僅這個是,而且旁邊兩個也都被唐成一起要了下來,龍門客棧掌柜管平潮這次再沒抱怨什么,盡管他實在是很奇怪縣尊大人怎么會有這么多窮棒子客人,而且還對他們如此客氣。
三個小偏院兒里住著的正是從流官村請來的那些人,這次請他們過來沒費太大的周章,自打去年唐成去過流官村之后,不僅村中各家各戶再沒有縣衙公差上門聒噪,而且定期還會有藥物及食物送到,糧食,蔬菜,肉類,甚至每次送來的還有一些在北地極顯珍貴的水果,即便去年年末本縣遭遇如此大旱的情況下,唐成送來的這些東西也一次都沒少過。
沒有公差的監管與定期上門巡查,這對于流官村民的精神放松有很大的幫助,而穩定且營養配比合理的食物補充則對這些貶官們的身體狀況改善起了很好的作用,可以說自從唐成來過之后的這近半年時間是流官們自貶謫以來過的最好的一段時間,不管是在精神層面上還是物質生活上都同樣如此。
對于飽嘗世態炎涼的貶官們而言,沒有多少人比他們更明白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的真正含義。當一個不入流的小公差都可以對其隨意呵斥辱罵的時候,素不相識的龍門縣令唐成這種作為就顯得尤為難能可貴了。
或出于讀書人天生的矜持而使得有些話說不出口,但他們在心底的確是對這個溫文爾雅的小縣令充滿感激的,尤其是當這份感激與身份的認同結合起來之后,同為進士出身的流官們更是對唐成隱隱有了一份知己之感。
猿啼客散暮江頭,人自傷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身為士林華選的新科進士卻被放逐到如此天角地頭地縣治任職,這唐成心里也該充滿了落寞吧?同為遠離帝都長安的逐臣,同為淪落天涯的失意人,士人之間豈非正該如此惺惺相惜,恰如伯牙摔琴為子期,并不需要多余的話語,其間自有一份流芳千古的知音相賞之意。
不管是出于感激還是為了酬答這份知音見賞之情,總之當唐成派去的馬車到達流官村時,隨著孔打開柴扉,其他人俱都無言相隨的上了馬車。
馬車一路到了縣城之后就被安排到這里――當下在龍門縣中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客棧上房。錦緞制成的熏香臥具、顯然是精心準備出地食物、溫和而恭謹的仆人,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眾流官們熟悉而又陌生的,在這個清幽精美的小院兒里總是使他們不自然的想起幾年前未被逐出長安的過往。
與眾流官們在路上默默的諸多猜測不同,那唐成如此鄭而重之的將他們請過來并非是要他們幫忙做些什么,居然只是請他們見見面,“順便看一看現在地龍門”。
這兩天地時間里。眾流官們便住在最好地房間里。吃著精美地食物。乘坐著縣衙調出地馬車遍游城內城外各地。從東谷到縣城另一側地劃歸天成軍家屬安置地西谷。隨后再到縣城前面地大市場。孔等人隨意地看。隨意地問??h衙抽調來陪同地文吏不僅不加干涉。反而主動地給予了提供便利地配合。
這真地是兩年多前路過時看過地龍門嗎?對于大多數流官而言。隨著這兩天里看得越多。他們腦海中這個惑就越深。尤其是對于孔來說這份惑與沖擊就更強烈。僅僅還是在幾個月之前為了那個監察御史地事情他是到過龍門縣城地。也不過就是幾個月地夫。眼前地一切怎么就跟變了個天一樣。
東西兩谷里那一片片玉帶般繞山而建地梯子田簡直讓人驚嘆。驚嘆于梯子田地創設之奇。驚嘆于這等平田坡坡相連地氣魄之大;同樣他們也驚嘆于大市場地規模之巨。驚嘆于這個市場商通四方地繁榮。在他們飽經滄桑地人生閱歷里。這兩天看到地雄奇大手筆無論如何不該是在一個縣治里出現地。
非常之事必由非常之人方能為之。通過一次次地打問及確認。他們知道了眼前所有這一切不可思議之事都來源于那個唐成。他們心中視為知音相賞地唐成。于是。這兩天里被一連串驚奇與震撼刺激地激動起來地流官們回到客棧之后就不住口地議論著這些。
此時也不例外。
唐成屈指叩門地啄啄聲打斷了偏院兒正房里地議論。當唐成與楊繳走進去時??吹搅鞴俅遒H官們一個不少地都集中在這里。此刻這些人地目光無一例外地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