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章 唐成的新官職-《唐朝公務(wù)員》
第(1/3)頁
唐朝公務(wù)員無彈窗 張亮追隨李隆基以來雖然一直主要負責的都是后勤籌錢與商賈們交往的多,但他骨子里卻依然是個讀書人,日常消遣也好讀讀書吟詠吟詠風月,此番與孔等人結(jié)伴而行誠可謂是得其所哉。
云月旅程三千里,搖動的馬車里除了閑談之外幾乎再沒有任何別的排遣旅途寂寞的方式,而這些貶官們也樂意與他聊天以獲取長安以及朝廷里最新的消息。
幾千里路跑下來,在張亮的有心為之之下,不僅與這些流官們建立起了一些私交,許多其它的情況也都一一交代清楚,比如朝廷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想起他們,并將之召回長安的原因……
長途趕路實在累人,所以當他們這一行終于出了新豐縣遠遠看到灞橋及橋后的長安城墻時,幾乎整個隊伍都忍不住歡呼出聲,就連孔也忍不住從馬車上下來,跟其他人一樣往灞橋步行而去。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一過灞橋便是長安,所以這里便也成了最為著名的迎客及送別之地,流水湯湯,灞橋依舊,看著眼前跟三年前沒什么區(qū)別的光禿禿楊柳樹,以及那些臂挎竹籃販賣楊柳長枝的婦人,孔等人都不約而同的停住了腳步。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眼前景物依舊,人事卻已面目全非,三年之后重新走在這條堪稱帝京分割線的橋上,孔等人又怎能不思緒萬千。
一曲突然而起的迎賓禮樂打散了流官們剛剛興起的思緒,這曲調(diào)來的著實突兀,孔走前幾步使眼神得以繞過前方那個遮蔽物后,便見到灞橋另一側(cè)已被清空地離亭里正有一隊樂工在**樂器,迎賓曲便是由此而來,亭前階下站著一位身穿極品單絲羅明黃團衫的富貴青年,他身后的官道邊跟著的卻是一群青衿儒服的士子,看那青蓬蓬的一片約略不下百人之多。
李唐朝廷雖不禁絕官員百姓穿黃色衣裳,但這般純正地明黃顏色卻也只有皇家才能用,孔正自看著這些人時,一臉微笑的張亮走到了他身邊,“太子殿下來迎,公等這就過去吧”。
“太子!”,孔等人心神一震,邊撫弄著身上因久坐而有些褶皺地衣衫邊邁步走了過去。
他這一行還沒下橋,李隆基已從那邊迎到了橋頭,拱手俯身為禮后朗聲道:“諸位皆是先兄節(jié)皇太子身邊近臣,一腔赤誠只因韋逆操權(quán)竟至含冤遠貶數(shù)千里,仆承繼先兄腆居?xùn)|宮,時至今日方得一伸冤屈,夙夜思之每每心生慚愧,幸得圣天子英明方得與諸位有今日之會,幸甚幸甚!”。
李隆基口中說著。人已走到孔身邊伸手扶起了他地臂膀。見到這一幕。離亭外路邊地士子群中起了一陣兒不小地躁動。
看看身邊一臉英氣勃勃地李隆基。再看看不遠處那一片青衿士子。孔最終沒有掙脫李隆基地攙扶。嘴唇微微輕顫道:“朝廷對先太子地旨意是……”。
“圣天子已于數(shù)月之前下詔追先兄為節(jié)皇太子。陪葬定陵”。聞言。孔搖了搖頭。“這個仆已聽說。仆問地是陛下地圣旨原文”。
正自虛攙著孔往前走地李隆基定住步子沉吟著想了一會兒后。將當日圣旨中直接言及李重俊地內(nèi)容誦了出來。“重俊。大千之子。元良守器。往罹構(gòu)間。困于讒嫉。莫顧鐵鋮。輕盜甲兵。有北誅夷。無不悲憧;今四兇咸服。十起何追。方申赤暈之冤。以悲黃泉之痛。可贈皇太子”。
李隆基誦完之后。孔身后地眾流官們不約而同地面北拱手道:“陛下圣明!”。言罷皆是一片戚色。甚至還頗有幾個因按捺不住情緒而雙眼含淚地。
靜聽完李隆基默誦出地圣旨言語后。素來行事端穩(wěn)地孔默然之間已是雙眼生赤“往罹構(gòu)間。困于讒嫉。
莫顧鐵鋮,輕盜甲兵!仆沗為人師,先皇太子如此種種,是皆仆規(guī)勸不力之過也!”,話剛說完,已有兩滴渾濁老淚自其眼角滑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