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一百四十六章 吳鋼-《我沒想當影帝》


    第(2/3)頁

    沈明看了一眼,小聲問旁邊的教官:“老師,水壺多重?”

    “500克吧!”

    “…那也沒多重啊!”

    500克,也就一斤,明哥高二時候就能幫著老媽扛起80斤的大米!

    “呵呵…”

    教官笑而不語…

    ……

    我們早就說過,從來并不是一個演員不是老了就能叫“老戲骨”的。

    很多演員,比方說TVB“金牌綠葉”,基本上都是標準的模式化流水線演員。

    就是那種觀眾們看一兩部戲,很驚艷,似乎“好有演技”,再多看幾部戲,就立馬發現不對,都是一張面孔一個戲路去演千百樣人,這居然也能算是演技么?

    其實有好些老演員,都是在同輩中演技被吊打,幾十年出不了頭,等到老了以后,人家踏入神壇的或者功成名就的都減產了,他們就跑出來吊打小輩,充當什么演技派“老戲骨”。

    這些人和后輩相比,當然肯定是演技不錯的,但是和那些已經演技封神的同輩相比,差距一大截也是很明顯的。

    真正足矣封神的演技,從來不是光熬工齡就能熬出來的,而是需要天賦。

    舉個例子,王志聞老師,人家33歲時候演的嫪毐——《荊軻刺秦王》,勝過現今那些整日被各類營銷號吹噓的五六十歲“偽戲骨”們甚多了,或者夸張點說,足足能爆幾條街呢。

    但凡熱衷于營銷如何“演技吊打后輩”的“戲骨”們,未必不是一顆名利之心不熄,才恨不得抓住有限的機會,在廣大觀眾面前,竭力表現自己如何懷才不遇…

    其實一個演員能否走紅,能否取得最大成就,“演技”的高低從來就不是第一要素。

    沒有好的班底,都是白搭!

    舉個例子,1997年,已經主演《末代皇帝》和《圍城》,拿了兩個飛天獎視帝和一個金鷹獎視帝的陳導明,和剛拿下歐洲三大影展之戛納影帝不久的葛大爺,合作主演了一部歷史傳奇劇《寇老西兒》,該劇的重要角色還有何塞飛、富達龍、李陳儒等實力派演員,甚至是仲星火,黃宗洛,祝希娟,施建嵐這些更上一輩的老藝術家。

    然后呢?

    播出后,被人罵到葛大爺親自登報道歉,并且承諾再也不出演類似的角色!

    也讓陳導明留下心結,三年后又去《少年包青天》再演一回八賢王,只為爭回這口心氣!

    吳鋼呢?

    他絕對稱得上一句戲骨!

    人家八十年代就開始演話劇,之后轉到影視這行。

    人藝的臺柱子。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