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繼續拍攝-《我沒想當影帝》
第(1/3)頁
老美對中國的態度一言難盡。
不亂扣帽子,因為不同的年齡、地區、種族、教育水平等因素肯定會影響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
但整體來說,老美對中國的態度兩極分化比較明顯。
積極印象就是中餐好吃、成龍和李小龍等都太牛逼了不明白《好萊塢往事》為什么要把李小龍塑造成那樣,對昆汀很失望!
負面印象,以前有很多,什么任圈、皿煮啥的,最近幾年就一句,中國威脅到他們了!
就像他們的領導人說的那樣:總有人問我,‘怎么了?你不喜歡中國嗎?’這是完全不對的,我其實非常喜歡中國。但中國太厲害了,他們的領導人比我們聰明得多,美國根本無法面對這樣的對手,這樣我們就沒有辦法維持下去了。
維持什么?
當然是老大的地位!
他們覺得這個世界有且僅有一個老大,那個老大一定是美國。
而且,美國人對中國的崛起還有一些特別嚴重的誤解,因為他們靠自己的霸權主義思想來評價中國的行動,美國人覺得強國都一定是霸權的,所以大家害怕中國強大后會直接操縱或者統治美國的內政…
誰踏馬對你們內政感興趣?
自由美利堅,槍擊每一天,對了,聽說老美那邊有個腦洞大開的創業者,應該是看到了中國的共享單車,他整了個共享步槍…
牛逼!
《綜藝》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好萊塢專業雜志,內容涉及電影、電視、音樂、行業等方方面面,不僅在普通讀者和業內訂戶中極具影響力,而且是既快又準的好萊塢信息通道!
幾乎是北美流通最廣的娛樂行業雜志。
它這么一報道,而且有理有據,用數據說話:
《爆裂鼓手》總成本280萬,沈明投資100萬;
《星運里的錯》總成本980萬,沈明投資400萬;
《第九區》總成本4000萬,沈明投資800萬;
《達拉斯買家俱樂部》成本680萬,沈明投資300萬…
這里面,票房表現最差的《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北美票房已經破2000萬美元,直接收回了成本,海外版權賣了五十幾個國家…
按照《綜藝》的說法,沈明至少盈利超過一億美元!
這么說吧,好萊塢第七大電影公司,獅門影業去年一年的盈利是八千三百萬美元…
一個人吊打了好萊塢大部分電影制作公司…
這尼瑪就是現實版美國夢啊!
可現在美國夢不管用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