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宣傳嘛,就是眼球經濟。 其實,沈明的名氣擺在這,《無名之輩》首日票房不可能低到哪去… 但就是心里不踏實。 你必須調動更多的潛在觀眾。 剛仔這點就很好,人能拉的下臉面,手撕影評人、手撕院線、手撕觀眾,手撕面包…最后一個劃掉。 人就是精明,靠著一張嘴霸占了頭條! 其實沈明也可以效仿的,隨便撕個營銷號或者影評人,絕對能霸占熱搜! 但沈明深知,絕不能過度營銷,一旦你過度營銷了,你在某一部分網友心中的形象就定型了,定型之后,你再做任何事情都沒有用了,這個叫接受型障礙,就是你一旦接受這個人的基本判斷,無論他做什么,你都會潛意識的往自己相信的方向佐證! 比方說你討厭大蜜蜜,覺她得人品差,那你就盡情的找一些正劇佐證你的認知,而她身上積極健康的東西,你全都無視了,即便她改了,也不行; 比方說吳景,你就覺得他是直男癌,發愛國財,那你肯定看不到他身上閃光的一面。 其實公關形象做的最好的是天王·劉… 別的不說,宣布隱婚那年,至少砸了好幾千萬做營銷,你現在去搜,還能看到一堆‘為了保護她’之類的通稿; 他演爛片,也在圈錢,難道他接爛片,不收片酬? 但是,大家就真的認為他是在幫朋友! 小明·黃各種場合說了他是在幫朋友,也沒卵用… 為什么? 大概是臉? 咳咳,回到虎撲宣傳話題,明仔有一搭沒一搭聊了十幾分鐘,始終找不到什么刺激性的話題。 他的形象一直很正面。 即便是《戰狼2》宣傳的時候,負責集火‘慕洋犬’的也是吳景,沈明幫著舒緩語氣… 而且虎撲論壇崇尚的是‘實力為王、菜是原罪?!? 明仔一直以來的國民好感度擺在那,大眾對他很友善。 終于有個人問了:“你怎么不拍大導演的片子?是不是資源不行?” “沒有啊,馮曉剛導演找過我試鏡《芳華》,管唬導演也找我拍《八佰》,都是你們認為的主流資源…” “那為什么不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