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前段時間好評不斷的《找到你》,其實也是一本兩拍,韓國版叫《迷失:消失的女人》。 可惜,各種現實原因造成兩部電影根本沒法同步上映,對后上映的這一方,難免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有些觀眾很可能提前看過了另一個版本的電影,難免先入為主,拿兩部電影來作比較時,認為后上映的電影就是拾人牙慧的“翻拍”。 其實,《重返20歲》拍的好,導演陳正道的布景燈光鏡頭畫面營造出了一種夢幻的味道,韓國的《奇怪的她》太寫實… 但二者的評價卻是后者超過了前者,因為后者晚上映一年,故事情節雷同,而且坦白講,沈恩京的演技確實要超過楊子姍… 希杰手里面有不少項目,適合做成雙劇本… 為什么要找沈明? 旺達這幾年確實各種疲態,他們調查了一下,最近幾年,明輝公司最能打! 為什么要通過林允兒聯系沈明? 不知道,大概是韓國那邊的公關禮儀… 其實韓國、日本都學了中國一些禮儀,比方說女子斟酒之類的… 大唐的宴席,如果上規格,會專門請一個都知,也就是藝伎,當時大唐演藝圈里的當紅小花,由她把控整個宴席的走勢,行個酒令啥的… 都知,通常長得不是很好看,但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但是現在,演藝圈,不對,應該說娛樂圈哪有都知式的人物? 只能找幾個好看點的姑娘,陪酒、陪聊…不對,應該是公關! 慢慢演化,就成了陪睡… 要辦事,先睡一下! 已然成了規矩! 可能是怕你睡了之后不認賬,就拿個攝影機偷偷摸摸錄下來,流傳出去就成了韓國演藝圈悲慘事件… …… 坦白講,一個國家的電影跟文化是息息相關的,韓國的流行文化是長板但文化作品卻是短板。 中國有《紅樓夢》; 霓虹有《源氏物語》; 韓國有什么? 《春香傳》? 像《熔爐》這部電影,確實拍得挺不錯的,但中國網民一看這和人權有關,立馬就在心里多加了幾分。 其實這個就像《V字仇殺隊》一樣,里面一句“政府應該害怕人民,人民不應該害怕政府”,就瞬間把一些人的G點給戳中了,于是馬上就變成經典偉大之作品了。 追捧的韓國電影,大概有兩類。 一是被精致包裝成電影的韓國電視劇。 另一種則是政治正確的韓國電影。 第一種屬于催淚型,各種苦情親情愛情,像什么《婚紗》、《雛菊》等; 第二種就比較有點說頭了,主旨是批政府、批政府、批政府,各種花式批政府,有真實事件改編,比如《辯護人》、《熔爐》等,也有完全虛構的,比如《恐怖直播》、《流感》這種。 吹捧沒什么問題,但能不能別動不動就‘吊打所有中國電影’… 好沒意思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