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易巧陪著沈明離開了可可豆動畫公司。 “現在國漫的處境很糟糕!” “…知道!” 《風語咒》、《昨日青空》包括《白蛇》都算是叫好不叫座! 《昨日青空》還是隸屬彩條屋旗下的項目… 易巧忍不住問:“你這么看好《哪吒》這部電影?” 沈明點頭,毫不掩飾對《哪吒》的欣賞:“嗯,我覺得劇情、故事設置的都很不錯,票房五億不成問題!” 易巧笑了笑:“大老王聽到你說的話肯定會很高興。” “大老王還是太急了,動漫電影本來耗時就長,沒有三五年的沉淀,以我們現在的動漫工業水準,出不了好的動漫電影!” 大老王就是王常田,彩條屋的大老板… 去年,也就是他拉著沈明進駐了彩條屋。 光鮮傳媒不敢再砸錢了… 真的! 放在以前,莫說四千萬,就是四個億,老王砸起來,眼都不帶眨的,這不是情況特殊嘛,整個影視行業陷入寒冬期,大家都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也就沈明有錢… “行,我會告訴他的,對了,還沒恭喜你,《勇敢者游戲》票房大賣!” “哈哈…謝謝!” …… 其實餃子已經算是知名動畫導演。 成名作《打,打個大西瓜》,獲獎無數,甚至斬獲了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評委會特別獎… 即便這樣,餃子在嘗試打造新的動畫長片時仍是困難重重。 尋找投資時,幾乎所有投資人的主要關注點都是“如何收回成本?” 三到五年的制作周期,你怎么保證這個項目推出市場的時候,他還是成功的? 資本最愛的是什么? 短平快! 3個月拍攝,3個月制作,迅速投放市場圈快錢,而且還能一部一部拍成一個系列片! 比方說《誅仙1》還有之后的《誅仙2》、《誅仙3》… 很多投資方不是抱著“產品思維”在投電影,而是“營銷思維”。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