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謂研討會… 其實就是事后分析一下! 當然,一部電影如果被研討,肯定是因為某個點契合到官方了——《流浪地球》本身就是中影給的項目,中影隸屬總宣傳部… “科幻電影最能代表一個國家電影工業的制作水平,避免盲目使用“流量明星”,而是將資金投入到場景、道具、特效等制作層面,是《流浪地球》為電影業界提供的成功啟示。”——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黃林; “《流浪地球》是中國電影產業轉型升級的標志之作,更是中國電影從大國走向強國的過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它無論是書寫方式、制作方式,都做了顛覆性、創新性的表達,體現了大格局、大思維、大手筆、大主題,標志著國產電影在創作上達到一個新高度。” ——中宣部電影頻道節目中心副主任陸先生… 一堆專家、教授花式夸贊《流浪地球》… 大概節選這么多吧,免得大家覺得我在水字數… 郭帆:“中國不缺乏熱愛科幻的人,也不缺乏鉆研技術的人,最缺乏的欣賞他們信任他們能夠做成事的人。很感謝中影給了我這次機會,更感謝沈明的信任…” 他應該是有感觸的! 新人導演想要找到信任自己的資方,談何容易! 大量運作電影市場資源的中間操盤手,他們既不懂也不談科幻,只談利益,只談票房! “沈明,你怎么篤定《流浪地球》肯定能成功?” “…我也沒那么相信,反正當時的想法就是這個團隊是真心做電影的,既然如此,我就加入,我不做,誰來做呢?其實,現在想一下,我看到劇本的時候,心里的想法大概就是陸主任說那種看到了‘中國人獨有的、對土地的情誼’…” 沈明接過話題,暗捧了一下大佬… 其實,這種研討會有用嗎? 除了給大眾一個信號,官方力挺《流浪地球》,其他的真沒什么用… 否則,中影也不會投資《留海堡壘》,更不會讓沈明自帶3億投資入場——真那么看好《流浪地球》,它肯定自己吃獨食了! …… 很多人擔心中國電影會成為泡沫… 其實,大可不必! 每個行業都有偷奸耍滑的人,但也有滿懷赤誠,熱愛行業的人… 從《紅海行動》到《我不是藥神》再到今天的《流浪地球》,可以看到中國電影產業是朝著一個健康的方向發展的! 盡管用宣傳噱頭把垃圾包裝成糖果的制作模式不會斷絕,但我們總歸能一次次看到中國的優秀作品在市場中站了起來。 觀眾的審美在逐步提高,以往那種不尊重觀眾的電影,注定會成為歷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