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看了《羅馬》,那電影太好了,有著電影最純粹的美都,讓人無法拒絕,阿方索·卡隆絕對是現階段最接近電影大師的導演!” 確實,阿方索·卡隆憑借《地心引力》在拿了奧斯卡之后,這部《羅馬》非常的個人風格化,完全不在乎娛樂性,不在乎普通的觀眾,只有自己,是那種純粹的視聽語言秀,整部電影,可以說沒有故事,甚至沒有主角,真正的主角是1971年墨西哥的社會氛圍,導演的野心就是還原兒時記憶中的印象和感覺… 整部電影就像一場夢境! 達米恩·查澤雷作為專業導演,當然能看得出《羅馬》的優秀… “可是這部電影是奈飛公司制作的!” 奈飛與影院行業在“90天窗口期”——即影片公映與網絡播出之間需保持三個月時差——問題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立場,所以,好幾大院線不讓奈飛的電影進入… “上個月,奈飛成為MPAA成員之一!” 沈明嚇了一跳:“真的?” “當然!” MPAA,美國電影協會,以往的成員只有傳統的六巨頭,奈飛加入其中,成為第七巨頭,標識好萊塢對于其業界地位的正式認可! 達米恩忽然笑了笑:“《登月第一人》、《弗雷德金》的投資方都是奈飛!” “…你現在不缺投資人了!” “呵呵…” 聊了沒幾句,頒獎典禮開始… …… 整個奧斯卡頒獎儀式,乏善可稱… 沒有任何出人意料的東西。 對了,原本今年的奧斯愛看準備改革的,增設一個最佳大眾電影獎。顧名思義,這個獎要頒給票房成績上較為出眾的電影… 按照學院的想法,這一獎項的成立,某種程度上,是樹立了一種新的電影史書寫理念,把被大多數電影史學家排擠的商業片正式擺到臺面上來,承認它們對于電影史發展的重要性。 ——記錄大眾流行趨勢的變化。 但反對的聲音很大,他們覺得這是對奧斯卡的褻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