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按照業內最開始的估計,《攀登者》是要力壓《我和我的祖國》和《中國機長》的,沒別的原因,因為有吳景! 沈明全神貫注盯著大熒幕,他對《我和我的祖國》很期待,這幾個導演,每一位都是獨當一面的人物。 寧昊、徐爭、管唬、張亦白、薛小路、陳愷哥,除了老陳票房表現弱一點,但他有資歷和地位呀! 沒有老陳就沒有…呃,就沒有金棕櫚! 就沒有‘圓環套圓環娛樂城’,就沒有中國的第一尊金熊獎當初申報的是《孩子王》,后來老陳想轉戰戛納,才把機會讓給了老謀子的《紅高粱》,沒有老陳,怎么可能有《紅高粱》揚名柏林? 沒有《紅高粱》,也不會有老謀子之后的一些事… 咳咳… 七部短片依據大致的時間順序,分別選取了從建國到近幾年的截點性事件作為大的時代背景,對推動這些歷史性時刻或者被其影響的無名個體進行歌頌,進而映射祖國幾十年來的巨大發展和繁榮興盛。 這個角度非常好! 避免了宏大敘事的空泛、流水性,但覺提到每個片段,卻有些質量參差不齊的感覺… 《前夜》、《北京,你好》、《奪冠》、《回歸》都很不錯,沈明有些意外的是《相遇》… 大概是很久沒有感受到這種愛情了,突然覺得好感動: 我遠遠的看著你,指了指報紙。 你遠遠的看過來,點了點頭。 原來你是那無數個無名的岳武穆。 我后知后覺,過了一個又一個秋天。 第六個是《白晝流星》,占了三十分鐘… 你高興就好… 但是沈明很不開心,因為《護航》收尾,被剪成了15分鐘不說,整個敘事也被剪成了單線順序: 本來沈明安排的是呂瀟然考上飛行員;呂瀟然慢慢長大兩條線,然后在強忍眼淚,敬禮:“我接受安排!”那一瞬間,兩個人物合二為一… 當然,這么一來,時間就得是20分鐘了… 單線順序,很難讓人有一個高潮點,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女孩會成為日后的飛行員,會很厲害,會吃很多苦但是咬牙堅持。這些都是觀眾自己能夠腦補出來的,再飽滿也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故事,土豆給米其林大廚做也依舊是土豆尤其是前一個短片如此讓人出戲的前提下! 看電影就是這樣,你一旦出戲了,就真的很難再入戲! 還好最后三分鐘,切入了開國大典的資料片…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