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釜山(第一更)-《我沒想當影帝》
第(3/3)頁
這電影,已經在北美點映,首周末在3館票房高達37.6萬美元,平均單館票房高達12萬5421美元,不僅創造了今年場均單館最高票房紀錄,還創造了北美影史外語片單館場均最高票房紀錄…
按照預測,票房上千萬美元很正常…
釜山電影節,當然要拉出來炫耀一下——我有金棕櫚,你有嗎?
此外,還有各式攤位、展臺、活動以及聽不懂調子的電子樂,放眼望去,全是黑壓壓的人頭,似乎擠進了好幾萬人。
樸上天是主委會特意給他安排的翻譯…
沈明雖然懂一些韓語,但畢竟不算特別熟練。
有點小意外,沒想到釜山電影節場面居然能玩這么大!
“…有多少國家參加?”
“五十多個,基本上亞洲的國家、地區都來了!”
樸上天有些得意地介紹道:“那個就是亞洲電影之夜的會場…這邊是新浪潮的會場,這個最大的是韓國電影全景的會場,因為今年是一百周年,所以會有回顧韓國電影100年發展歷程的展映!”
看了看沈明的眼神,他接著道:“哦,這個是我們釜山電影節的特色:亞洲電影市場的交易館。”
“是成片交易還是劇本創意?”
“都有,今年有亞洲項目市場和娛樂知識產權市場兩個會場同期進行!”
“…”
沈明嘆了口氣…
真沒想到釜山電影節居然能玩到這種程度…
國際B類電影節(B的意思是非競賽類,不是說不好,只是不會評最佳電影和影帝影后這些)。
釜山電影節是亞洲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和交易市場之一,瞄準年底的華語商業片挺愛去造勢的,今年有《雪暴》、《銀河補習班》、《通往春天的列車》包括明輝公司推出的《少年與海》都來了…
不以競賽為主,只是提供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市場在這里占據很大的內容,所以才吸引那么多公司跑來賣片。
對了,沈明之所以來參加釜山電影節,是因為他要領個獎:亞洲年度電影人。
妙書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