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鐵二五仔-《光影大玩家》
第(3/3)頁
就這,媒體也好意思吹《少年派》《一九四二》《王的盛宴》三足鼎立呢!
三足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現最為穩定,工作日也有2000萬上下的票房,到周末就有三四千萬。
這個數據看著一點不爆炸,還沒前面劉一菲的《BJ遇上西雅圖》數據好呢,但勝在細水長流,收入每天如此。
《一九四二》首周末四天收1.37億。
按照三倍理論,這電影的最終票房大致落在4億上下。
但《一九四二》投資可是2.1億呢,6億才能回本。
華藝真的慌了。
“早說不要做這種不討喜的片子,非不聽!”王忠磊私下里沒少抱怨馮曉剛的任性。
別以為王氏兄弟眼瞎看不出好壞。早在《一九四二》立項時,華藝內部就認為這片子不可能大賣。
在賀歲檔上一部災難片,要是好來塢那樣的災難片也就還好。
可《一九四二》拍的是個歷史悲劇。
就像陳開歌導演11年賀歲檔硬著頭皮上一部《趙氏孤兒》一樣。
而且,經歷過那場饑荒的人大都還在,他們會怎么看這部電影?
這話倒沒說錯,經歷過饑荒的老人還在,比如程玉安的兩個爺爺。
他們沒經歷過電影里的這場饑荒,但也因為戰亂逃過荒。
“很佩服馮導的勇氣,這種電影需要人拍,再不拍現在的觀眾真的快忘了這段歷史。我爺爺已經快20年沒進電影院了,沒錯,他們連我的電影都不看,可是昨天主動跟我說要去看《一九四二》。我想,這大概就是《一九四二》這種電影的意義。”
程玉安極少見的給對家電影發微博站臺。
他挺喜歡《一九四二》這部電影的。
這電影進錯了檔期,口碑很好,但票房不太好。
而且遭遇跟《金陵十三釵》一樣:
“如果這電影不是馮曉剛(張一謀)拍的,這片子能封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