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600章 王副市長!-《大富貴人生》


    第(2/3)頁

    要說圍觀在這里最淡定,并且也不動手,動嘴的那幾十號人,除開賀子龍這些,那就是一群特殊的工人了。也不能說是工人,而是臨時工。

    這不,他們就看個熱鬧,甚至莫名的有人恰好的說話,大叫,好像也是出自他們當中的一些人。賀子龍想了想,笑了,看來陳廠長有意拉攏一下臨時工,成為自己人。

    不過,這個想法也不錯,只少臨時工工都是肯做實事的人。

    示個例子,就像賀子龍以前認知的家鄉有個國企在工廠。

    有編制的工人,打掃衛生,三十多人掃一個不大的院子,看各個干的辛苦,但過了半天,硬是沒掃完。掃一會歇一會,聊一會天,一會走幾個,一會又走幾個。

    這企業一共有160多人,一線上一個工人都沒有。什么,你說沒工人,一線上面誰在工作干活?

    呵呵,臨時工啊!

    都是什么人干呢?都是農民工。

    當然,這個農民工和后世的農民工概念不同。真的是臨時,不像后來的說是臨時工其實是背鍋的。農民工和工人工資待遇是完全一樣的。這就導致了工廠機關里大批人閑的沒事喝茶看報紙打毛衣睡覺,而一線人員必須使用大批農民工。

    80年代國企與其說是一個企業,不如說是一個社會組織單位。

    還有各地的糧站,那當年牛比的很。

    當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退伍兵自選單位,選政府法律機關的非常少。稍微有點本事的都擠到商糧供。

    所謂商糧供,后世可能很多年輕人不知道了,商是商業局系統,百貨大樓等,糧食是指糧食局下糧所糧店等,供是指各地的供銷社。當年計劃經濟體制下,這三大系統那可是牛逼到爆的。此外還有物資局,工業局,以及比上面的都牛逼的外貿局。

    賀子龍隱約記的,家鄉的糧所職工的問題,后來看工人們整理的上訪材料,改制之前,這糧站大約有70人在冊,其中40人根本就沒見過,是男是女高矮胖瘦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完全是隱形人吃空餉的。還有十來個請長假的。

    真正在一線堅持工作的也就十來個人,從另一方面來講,只要十來個人就能維持整個糧所的運作,其他都是多余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