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529章 民心所向-《隋唐大猛士》


    第(1/3)頁

    云南那邊的蠻人喜歡吃蟲子,什么毒蝎毒蜘蛛毒蛇蟲子都吃,但想在那邊吃點蝗蟲還真不容易。

    “到了京師可真得好好嘗嘗這蝗蟲,各種做法,層出不窮,咱們京師的蝗蟲甚至都是供不應求呢,據說都有那膽大的商人,自己蓋棚拉網養殖呢,還賺的盆滿缽滿的,這蝗蟲賣的比糧食還貴呢。”

    這么些年來,向來重視糧食安全的朝廷,對糧食抓的很緊,到處都是糧倉,年年朝廷都要統購任務,導致的結果就是糧食儲量異常豐厚,且由于朝廷調節糧價,就形成了如今天下各地糧價相當,沒什么差異,甚至十年來糧價平穩,沒有什么跌落起伏,因為豐年之時,朝廷會提價收糧,保證農民收益,而災年之時,朝廷會早做預備提前調糧開倉平市。

    斗米十錢,這個價,已經維持了十年之久。

    從洛陽到長安,從太原到遼陽,從范陽到金陵,再從產糧的交趾到西北的武威,再到西域的高昌、伊麗,各地一年到頭,官倉售糧價格都是維持在斗米十錢。

    這背后,正是朝廷強大的糧食儲量,以及異常強大的糧食運輸調配體系,哪怕是十余郡的大災,現在都不會出現過去那種遍地流民的情況了。

    每年在海上、運河上跑的船中,都有許許多多的糧船,這些南糧北運,東糧西輸的政策,保證了各地糧食有足夠的存儲量,可以應付百年一遇的災情。

    各地糧價平穩,反倒是那些副食品倒是不便宜,就如洛陽城有名的幾樣小吃,烤蝗蟲、炙鴨、燒鵝這些都很貴,而豬羊這些反倒供應量大價格穩定不貴。

    這里面是朝廷對民生保障的特有邏輯,凡是生活必須的民生用品,必然是量足價穩不高,而那些不是必須品的,反倒可能就比較貴,皆因對于這些非必須品,朝廷是不會深入參與的,但對糧食、牛羊肉、布匹、皮毛、藥材等等這些,朝廷都是強力參與并控制的。

    好比農民買耕牛,耕牛不但不太貴,且不必交稅,買了之后還會有額外的官府補貼,但如果你是買馬當坐騎,那就得另交車馬船購置稅,還要交契稅,每年還要年檢。

    如果你買來不止是家用還要運營做生意,那就還得另交營運稅、交易稅等等。

    這就是朝廷的邏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