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農門福妻》
第(3/3)頁
饒是人已經走遠了,她還是遠遠眺望著,半天回不過神來。
畢竟倆人日日在一起習慣了,這猛地只剩下她一個人在家,當真是別扭的緊。
接下來幾天,日子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如果說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張記的生意更紅火了。而且隨著私塾那邊出了雛形,村里人對她更加敬重了。
如果沒過三五天,林寶珠也就不敢惆悵,因為實在是忙碌的容不得她三心二意。不說家里的茶坊跟作坊有多忙,就是私塾那邊現在也該置辦桌椅板凳跟書籍筆墨了。還有,更重要的是該去請先生了。
村子里如今只有一個秀才,卻并不是落魄之人,而是要參加下次入京kǎo shì的。自然是耽擱不得,更不好讓人來做私塾的先生。
說起來無論是鎮上還是縣學的先生,大多是往年的秀才所任。要么是因著年紀大了,再無力入京,又或者是被生活打磨過,覺得沒法子再進一步了。索性就在家做教書先生,受人尊重且地位頗高。日子過得也算舒坦滋潤。
可林寶珠現在還真不知道該去何處請人,想來想去,她就去后院茶坊跟田大娘打了聲招呼,然后鎖了前院的大門去石家那邊了。
石大勇這會兒剛從茶山回來,還沒歇腳呢,就看見自家媳婦帶了寶珠弟妹過來。見她似是有話說,他也就沒回避出去。
“若是去縣城還好請,可要是往村子里請先生,許是有些為難。”
這年頭讀書人少,富裕人家少爺讀書自然不是為了當教書先生。而要做教書先生的秀才,雖然落魄,但卻并不至于要到窮山村里討飯吃。
一來,只要是普通人家,對秀才老爺還是會高看一眼,甚至心生敬畏的。但凡家里有婚喪之事,為著臉面也愿意請秀才老爺去主持。好酒好菜的招待著,自然紅封也是少不得的。
雖然讀書人都清高有氣節,不愿沾惹一身銅臭味,可一旦上些年紀或是成了家,心性自然比不得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候了。
二來這個年頭,老百姓們辦事兒許多時候都繞不開鄉紳跟宗族,而秀才們雖不能做官,但說幾句話也能影響大事兒。在這個封建的社會,人們對鬼神祖宗神靈還是心生敬畏的,所以很少會開祠堂在祖宗面前處事兒。像當初跟張老漢寫下斷親書時候開宗祠的事兒,平時可以說是很少發生。更何況是去衙門打官司了,都說民不見官,就是那么個理兒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