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農門福妻》
第(1/3)頁
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了先生,當天張記私塾就掛了牌匾,收孩子們讀書了。【無彈窗.】
當然開宗祠祭告祖宗是一定的,之后,劉金才作為村里的秀才爺勸勉了孩子們一番。最后,田板凳跟招娣各帶著一群孩子,規規矩矩的給趙老先生行了拜師禮,敬了茶。
自此,張記私塾也成了十里八鄉,頭一座蓋在村子里,專收莊稼戶孩子識字兒的學堂。
這件事未出兩日就傳遍了大街小巷,不少嫁到外村的閨女,都借著回家看爹娘的由頭來打聽了一番。知道真的不收束脩,只是家里負責筆墨錢,當下就激動起來,連連問道家里的孩子能不能上。
隨著來桃樹灣打聽的人越來越多,甚至許多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開始跟這邊走動了。直接麻煩的還是林寶珠這邊,無論是誰得了消息說私塾是張記開的,都會來問一番,到最后林寶珠跟里正商量一番后,干脆就閉門謝客了。
實在不是她不愿意收旁的學生,一來私塾如今剛剛建成,還未具規模,收了自家村里的孩子們并不算緊張,再添一些嫁出去的閨女家的孩子,也能勉強維持下去??扇羰鞘锇肃l都來,別說張記吃不消那筆書本桌椅跟吃食的費用,就是地方也是不夠的。
更何況,如今整個私塾只有趙老先生一個人教授學識。偶爾閑下來的劉金才也會去幫著教一些啟蒙知識,可饒是這般,也架不住孩子們蓬勃的求知欲啊。
如果再多些孩子,只怕私塾遲早就關門大吉的。
張里正顯然也想到了這些,所以在林寶珠一表露出為難的意思后,直接讓人叫了各家漢子說了里面的道道。
雖然那些漢子們大道理不懂多少,但也聽懂了里正的意思,讓他們約束著家里那些個拐著彎的親戚們別總來找尋上私塾的事兒了。若是再這么下去,只怕人家趙老先生就得撂挑子不干了,私塾也就辦不下去了,到時候吃虧的還是桃樹灣自家人。
他們沒讀過書,從來都是會高看讀書人一眼的,更何況現在村里出了一位秀才爺,更是讓人覺得讀書是有了盼頭的。所以無論是誰家,都想著讓自家孩子能好好做學問。哪怕當不了狀元郎,最起碼也能做個掌柜子或者賬房先生,以后說媳婦也就不愁了。
可要是私塾辦不下去,那自家兒子又拿啥去讀書識字兒?要知道,外頭書院里讀書,不光是要筆墨紙硯,光是買書籍的錢就不是他們能承受的起的,就更別提每年好幾兩銀子的束脩跟拜師禮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