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農門福妻》
第(1/3)頁
等弄清楚來龍去脈,文昌侯臉色幾經變化,最后極為忐忑的說了許多好話,然后帶了夏曉媛匆匆忙忙的離去了。【風云閱讀網.】倒不是他不想厚著臉皮在套近乎想得個臉面,實在是齊王世子那話可是說的明了,他絲毫不敢嘗試挑戰人的底線。
需要知道,如今漠北一戰,護國公威名無二,甚至聽說皇上有心要將京畿禁軍交付于他。而太子殿下的地位,更是無人可撼動,偏生無論是護國公也好,齊王世子也罷,都算得上是跟太子殿下親近之人。
尤其是齊王世子,除去同太子殿下的關系之外,人本身就是天潢貴胄,同太子殿下是實打實的姑表親,所謂姑舅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就可知其的分量。當今圣上一母同胞,只有那么一個長姐,且也算是年紀輕輕就去了,而齊王更是為皇上披荊斬棘不可謂不得帝王看重。這般算下來,雖然齊王世子算不得真真的親王子嗣,但地位絕不會比旁的所謂親王差上半分。
瞧著文昌侯一行匆匆離開,齊王世子才吁了一口氣,然后笑道:“護國公也忒好說話了,你是武將,不該這么迂腐,人都欺負到門上了,且不能忍著。”想了想,嘟囔道,“我瞧著你是跟我三哥幾個學多了,反倒是沒以前的蠻勁兒了,要是國公夫人在跟前,指不定要讓那文昌侯怎么丟臉呢。”
因著齊王世子是負責自家跟兵部戶部糧草采購之人,再加上媳婦也曾說過一些,還有太子爺睿王殿下的緣故,所以張滿囤對眼前的世子爺秦元明也算是有些了解。能入了媳婦的眼,且不是那種惺惺作態之人。
當即,他也沒有客套,笑道:“世子爺說的是,不過今兒是我兒子的好日子,沒得讓人壞了興致。且讓他心驚膽戰幾日,等回京以后,再慢慢算賬。”
那般打香茗跟春喜的臉,又何止是在出氣?說難聽點,不就是尋晦氣,打自家媳婦的臉面么?
也就是這會兒他還沒聽說在廂房到底出了什么事兒,若是讓他知道那夏曉媛仗著侯爺夫人的名頭,不光是作威作福,甚至言語諷刺嘲笑自家媳婦,估計就不會這么輕易放過去了,指不定當場暴脾氣就起來了。當然,那林燕然,自然也討不得好。
這事兒林寶珠暫且好不知道呢,倒也沒引出什么岔子。不過等到賓客都散了之后,秦元明卻依舊大馬金刀的坐在廳堂里不肯走,當然文書言也留下來了。
“護國公莫急,我是有幾句話想讓護國公幫著問一下夫人。”秦元明也不多言旁的,開門見山的說道,“之前夫人離京的時候我們曾商議過京城開設鋪子的事兒,如今萬事俱備,就差夫人的一句話了。只要張記愿意供貨,那鋪子張記就占三分利,招牌上自也能依著夫人的意思,掛上張記的名號。”頓了頓,他又說道,“只是京城不同于別處,就如我手上的產業,多也是掛在內務府旗號之下,不光是省了許多麻煩,還能讓一些不開眼的人敬畏著所以這招牌的事兒,還需得細細斟酌商量一番。”
他來這里,除了湊熱鬧,最重要的就是惦記著鋪子的事兒了。說實話,文家商隊后頭是他,所以他自然清楚這一年多一來,張記的物品茶葉給自個帶來了多大的利潤。說實話,若是照這樣發展下去,那自個手底下那些明里暗里的產業能暗中供給于太子表哥的銀錢知會更多。如果有可能把張記也綁上東宮的船,那日后表哥無論是動兵還是暗中操作什么,怕都不必再受金銀限制。
秦元明是不知道表哥看重桃樹灣哪一條,不過他瞅來瞅去,也不過是一個張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