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文藝那是一種病-《步步高升》
第(1/3)頁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李思源來銀州密會宋文迪的消息,如同病毒滋生的速度,迅速傳播出去。此事終究是有利有弊,利處在于,不少原本處于中立狀態的人,意識到宋文迪的實力,堅定地邁出一步。弊端在于,原本與宋文迪唱對臺戲的人,藏得極為隱蔽,宋文迪即使想借勢肅清泉安幫,難度變大。而且,陰謀的氣息,在銀州官場彌漫著,雖然表面上很安靜,但水面之下卻是暗潮洶涌。
銀州電視臺的新聞節目,夏翔減少出現的頻次,即使出現,也是一臉笑意地隱藏在宋文迪的身后,省紀委關于投訴銀州市委班子的舉報信,卻如同下雪般沸沸揚揚。尤其是一份關于魏民的舉報信,在省委常委會上掀起波瀾。
舉報信中稱,魏民在任上利用職務之變,假公濟私,用公器之力解決私怨,打擊報復對手,令人蒙受冤屈。
三年前,魏民的小舅子承包工程,被市城鄉建設局給查處,小舅子破產后,因為郁郁寡歡,導致自殺身亡。因此魏民含恨在心,在今年十月份,對建設局副局長李明洋等一批干部進行查處。魏民借助身后的背*景,在日常工作中一意孤行,不聽取別人的意見,趁紀委書記鄧方圓在省委黨校學習之際,擅自雙規國土資源局正科級以上干部五人,使得銀州官場人心惶惶,氣氛緊張。并且,魏民還與銀州黑勢力勾結,編織一張龐大的勢力網,任何人想要在這張大網上存活下去,必須要與魏民妥協,魏民其實是銀州地界的黑社會皇帝。
諸如此類的舉報極多,而且還配以大量的圖片,乍一看怵目驚心,雖然李思源一力擔保,但迫于壓力,只能對魏民的晉升持有保留意見。
——這些大量的舉報信目的明確,都是為了阻止鄧方圓調任省紀委之后,魏民升為紀委書記而所作出的陷害。
魏民晉升的人事命令被擱置下來,宋文迪也愛莫能助,與魏民溝通許久,才把他的情緒給穩定下來。
魏民離開市委書記辦公室時,臉上充滿失望之色,槍打出頭鳥,魏民是宋文迪眼前的紅人又能如何,當遭受眾怒的時候,依舊只能飲恨收場。
方志誠看著魏民略顯蕭索的背影,不僅暗嘆一口氣,魏民是政治斗爭的犧牲品,他打掉了馬向南,但也受到那件事情的影響,仕途受到了阻礙。
如果宋文迪態度激烈,更加明顯的保護魏民,只能引來泉安幫更為猛烈的反擊,屆時可能會出現無法想象的困難,比如設置圈套,引魏民入彀,或者栽贓嫁禍,令魏民百口莫辯。
官場的黑暗,遠比任何一個世界要復雜許多,宋文迪只能勸說魏民,暫時明哲保身,等到適當機會,再給魏民補償的機會。
但人非圣賢,魏民內心有正義、有勇敢,但同樣與其他人一樣,也有對權力的**。在查處銀州重機之前,宋文迪許諾過魏民,等此事成功完成之后,將魏民提拔一級,但是結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
魏民不僅沒有成為紀委書記,反倒被狠狠地咬了一口,他知道沒法責怪宋文迪,但心中的怨怒難消,官場的機會很少,一旦錯失一次,可能永遠再也沒有第二次。
狐死兔泣,魏民的落魄,恐怕會影響一批人對自身立場的看法。泉安幫雖然暫時聲音消匿,但手中的寶劍已然鋒利,劍芒掃過,任宋文迪背*景深厚,也得退避三舍。
對魏民的進攻,無疑是殺雞儆猴。
金鋒接完來自省委的電話之后,臉上帶著滿意的笑容,他隨后敲門進入夏翔的辦公室,輕聲匯報道:“剛才省委傳來消息,魏民的紀委書記泡湯了。”
夏翔點點頭,放下手中的鋼筆,沉聲道:“新人紀委書記的名單交給國用書記沒有?”
金鋒笑著點頭,道:“國用書記的秘書程耀說,國用書記還是很滿意此次的人選。”
夏翔站起身,在金峰的肩膀上拍了兩下,嘆道:“金鋒,這次多虧你了,如果不是你的話,國用書記不可能這么爽快地答應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