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保稅區潛在優勢-《步步高升》
第(1/3)頁
與戚蕓吃過早飯之后,回到辦公室,方志誠接到了宋文迪的電話。齊氏集團的項目啟動資金已經到位,下一步便是著手實施,政府必須要給予配合,如何配合,自然落到招商局的肩上。
宋文迪在電話里的語氣凝重,沉穩而有力:“齊氏集團雖然現在已經將首批資金注入,但這還只是第一步,能不能吸引齊氏集團的后期資金盡快到位,并幫助齊氏集團做大做強,這是當務之急?!?
宋文迪的擔憂很有道理,齊氏集團的首批資金并不多,只占總投資項目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十二億左右,如果見勢頭不對勁,后期撤資,也是有可能的。
方志誠點點頭,眉頭鎖起,提醒道:“老板,如果真要想齊氏集團下定決心,光靠東臺縣政府的地方政策還略顯不足?!?
宋文迪挑了挑濃黑的劍眉,知道方志誠總是有出人意料的想法,疑惑道:“你說說看,究竟還需要其他什么支持,只要是市里能夠爭取到的,一定想法設法的給予幫助?!?
“保稅區?!狈街菊\緩緩道。
他此前跟宋文迪隱晦地表示過,如果真想讓東臺縣能夠成為銀州的經濟發展新引擎,必須要爭取國家當今最大的財政支持,而保稅區便是最有優勢的政策。而且,方志誠與齊豫的溝通過程中,也了解到齊氏集團對保稅區也很感興趣。
在“東方迪拜·東臺”的招商項目書中,方志誠也大膽地加入了這一理念,現在全國保稅區不到十個,如果東臺能夠在爭取到,那么無疑便站在了經濟試點地區的最前沿,可以是在全國進行競爭。
不過,保稅區并非那么簡單能夠申請,需要通過一系列的審批,而且如果沒有省部級力量從中斡旋,根本不可能實現。宋文迪也只是剛剛升為副部級,以他的能量還不足以推動東臺成功申請保稅區的資格。除非李思源愿意從旁推動。李思源是學者型官員的代表人物,曾經一手推動不少經濟制度改革。
宋文迪嘆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一絲難色,道:“至于東臺申請保稅區的事情,我已經與思源書記溝通過幾次。從他的態度來看,并不堅定。所以還需要從長計議?!?
方志誠聽說李思源不支持東臺申請保稅區略有失望,不過他也能理解,從省委書記的角度來看,東臺雖然在全省縣市之中尚可,但也不至于將如此優勢資源集中到此處。省委書記要照顧全局,盡管對宋文迪親睞有加,但在資源的利用上,也要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夠太明顯。
方志誠并不死心,繼續強調保稅區的重要性,沉聲道:“老板,咱們以前討論過城市的世界視野,如果沒有與世界接軌的政策幫助,銀州又如何能成為一個世界城市呢?東臺如果能成功申請到保稅區,對于銀州的幫助是巨大的?,F在齊氏集團將資金注入東臺,正好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宋文迪沉吟許久,方志誠說得沒有錯,齊氏集團將東臺視作在大陸投資的第一站,引起了淮南的高度重視。如果趁機提出支持東臺成立保稅區,還是具備一定的可能性。
宋文迪笑了笑,嘆道:“我再想想其他方法吧?!?
方志誠心中一喜,他對宋文迪很了解,一般他說這種話,基本心中已經有了主意,定然要對東臺申請保稅區采取一些特殊手段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