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記住,下刀之時,要根據病人的身體構造才決定如何動手。” “可是老師,人的身體構造不是完全一樣嗎?” 聽到面前年輕的醫生這么說,華榮搖頭,笑著道:“按照你這么說,男人和女人就沒有什么不一樣咯。” 年輕的醫生撓了撓頭,不好意思的笑了:“老師說的對。” 華榮善意的笑了笑,繼續用面前的假人做指示:“人的大體構造相同,可是……” “辛苦了。” 華榮換下身上的白大褂,聽到這話,搖了搖頭:“我是華國人,這是我應該做的。” 面前的老者剪了剪那盞足以照亮這昏暗地底的油燈燈芯,嘆了一口氣。 “還是需要感謝的,如果不是你的資助與教導,恐怕就不會有這一批年輕的醫生。” 華榮聽著外面學生們的競辯,精致的眉目都柔和了幾分:“這是組織的功勞,他們都是好苗子。” 老者搖了搖頭,卻沒有繼續再說。 只是心中卻明白,如果沒有華榮提供的藥品,以及以重資在這“居安”建造的這學醫之地,戰場上那些被挽救的生命,早就成了黃土了。 “這一次要在居安待多久?” 華榮道:“這一次是應該會多待兩天,畢竟如今遼東這一片也算安全,聽說又有不少大學生來居安了?” 老者也笑了,整個人看上去年輕了一些。 “是呀,現在外面大學生都嚷著‘我要去居安’的口號呢。” 華榮也很欣慰,一個國家的繁榮與壯大,是很多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而在這戰爭年代,那些有文化的知識人很重要。 與在前線保衛國家的軍人一樣,都是國家的希望。 過了好幾天,華榮以老師的身份見到了幾名醫學院的學生。 他們都被她的年齡給驚了一下,直到看到她胸前佩戴的大學畢業證,面上的震驚、懷疑才轉為了尊敬、崇拜。 華榮點頭,很是欣慰。 最開始的時候,她還有興趣和懷疑她的學生比比,現在是完全沒興趣了。 畢竟國內的醫術發展,因為近幾年的戰爭,落后賴國很多。 比賽是勢均力敵才有趣的, 她在這里授課三天,第四天在居安登臺演出了一次,這才準備離開。 在離開之前,她見了那位身份特殊的老者,單獨對他道:“最沉重的黑暗就要來了,請做好準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