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三奪其矟-《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第(1/3)頁
“你觀此人的矟法如何?”
面對董卓的突然發問,閻行心中一動,他隨著董卓手指所指方向一看,只見一名身披盔甲的騎將正在臺前叱咤驅馳,耀武揚威。
而除此之外,還有另外四名騎將也在臺前,其中一名騎將,不僅是坐騎,就連自己的身軀都比其他幾個人要高大一些,遠遠看去,就如同安坐在馬上的半截鐵塔一樣,五人之中,尤以此人最為雄偉壯碩。
相比之下,他身邊的那名被董卓點到的騎將,雖然騎術精湛,而且使得一手好長矟,但卻被使用大戟的武將的那股睥睨沙場的滔天氣勢所壓制,只能夠淪為陪襯,反過來映襯出使大戟之將的武勇。
閻行上臺之前,就已經知道了,這是并州人馬正在演武。
那么使用大戟,還具有如此氣勢的人物,他的身份已經呼之欲出了。
除了號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的飛將呂奉先,還能夠是誰。
其他四名騎將,武藝騎術也都是上佳之選,應當也是呂布麾下的驍將之類。
只是董卓突然召見自己,又詢問自己對于使矟之將的看法,到底是何意思,想要自己和他一較高低么。
閻行在臺上,一邊做出觀摩臺前演武諸位騎將的英姿,一邊偷偷瞥向臺上一旁的李儒,李儒好像也早就知道,閻行會看向自己一樣,他不動聲色,只是面帶微笑地點了點頭,看似也是在欣賞臺下并州騎將的武姿風采。
但是,閻行知道,這是李儒在暗示自己大膽施為的意思。
俗話說“學成文武藝,獻予帝王家”,想要青云直上,有的時候,僅僅靠正規的途徑是不行的。
士子得不到州郡的舉薦,會跑到權貴之家,獻上詩賦,請托豪門,武夫沙場鏖戰,積累軍功,得不到晉升,也不得不跑到權貴面前,通過表現武勇、效忠心,來贏得權貴之人的青睞。
既然李儒都特意為自己造了這樣一個聲勢出來,自己再不夤緣而上,就真的要錯過大好機會了。
于是,閻行開口應答說道:
“此君于馬上使矟,左右擊刺,特盡其妙,艷雖不擅使矟,但也知道,習練馬矟之人,無十數年之苦練,難以大成。此君之矟法,已有小成,騎術亦佳,可謂軍中驍勇之將!”
聽到閻行侃侃而談,而且還大膽指出成廉的矟法只是小成,董卓眼中的光芒瞬間迸現,他雙目炯炯有神地注視著閻行,顯然對這個自家軍中名不見轉的下屬突然一改之前謙遜的態度很是在意,他大笑說道:
“你既然敢說我軍中驍將的矟法只是小成,莫非你也會使矟不成?”
“艷資質駑鈍,不擅使矟!”
聽到閻行再次強調自己不擅長使用馬矟,董卓不禁哈哈大笑起來,他捧著自己腹部,再次耐著性子說道:
“軍中不能妄言,你既然不擅使矟,又豈敢點評他人的矟法?”
“艷雖不擅使矟,但卻善于奪矟!”
董卓聞言愣了一下,捋了捋虬髯胡須,環視座中之人,再次出聲問道:
“諸君,奪矟之法如何,你等以為使矟與奪矟,何者難易?”
面對董卓的詢問,座中之人頓時面面相覷,一時間沒有人出來應答。
如閻行所言,一名將士,想要練好長矟,沒有十幾年的苦功夫,是達不到大成的境界,練好長矟對于普通人而言是極難的,不是天資聰慧又武藝悟性上佳之人,即使掌握了矟法之后,也談不上是擅長使矟之人。
而奪矟之人,若非技高膽大之人,也是絕然做不出來的。
只是,這其中涉及到呂布和徐榮,兩人又分屬新投的并州人馬和涼州軍,卻是不好多加評論。
過了一會,卻是同為中郎將,卻一直不露山水的段煨起身出言答話:
“煨聽聞擅長用劍之人,上刺面目,下斬雙足,中可橫截腹胸,而精于劍道之人,卻能夠以手為劍,空手而入白刃,敵有千萬劍,不能及身,手無尺寸鐵,卻能傷敵。以此類推,使矟與奪矟相比,自然是奪矟難!”
“嗯,嗯。”
座中之人,聽到段煨的這一番講解,頓時紛紛點頭,顯然對他敢于出頭秉直的言論頗為贊同,董卓聽完段煨的話之后,也頷首說道:
“忠明乃將門出身,武藝、兵法皆有造詣,此言甚是!”
段煨雖然沒有和李傕、郭汜等人一伙,也不像徐榮那樣,戰功赫赫,但他乃是“涼州三明”之一段颎段紀明的族人,也是久經戰陣之人,他說出來的話,在董卓心中也是有相對分量的。
董卓說完之后,轉而面對閻行,口中說道:
“既然如此,那你可敢與成廉一較高低,讓眾人也見一見你的奪矟之法?”
“尊者令,不敢辭,艷愿和成君一試!”
“好,好!”
董卓頓時發出爽朗的笑聲來,正好這個時候,臺前的并州騎將已經演武完畢,他們同樣也在臺前駐馬立住,高聲唱誦道:
“于鑠王師,遵養時晦。時純熙矣,是用大介。
我龍受之,蹻蹻王之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