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招撫分化-《三國縱橫之涼州辭》
第(1/3)頁
“賈文和可知此事?”
賈詡自從投奔董卓之后,很快就得到了董卓的賞識,董卓看中的,就是他對天下大勢和人心揣測的分析通透,在一些地方的見識上,明顯還要高過李儒一籌。
微微低著頭的李儒聞言眼皮子動了動,淡淡答道:
“明公,賈文和先前在游說皇甫嵩入朝一事,居功至偉,已經升為平津都尉,前往小平津關防備袁紹、王匡等叛軍了,目前他并不在雒陽中,自然不知此事。”
從長安回來之后,經過一番考慮后的閻行最終沒有將賈詡當面跟他說的天下策轉述給李儒聽,而是托言賈詡面對自己的試探,雖看出了是李儒授意,但卻笑而不語,不肯明言。
這就給了李儒一個錯誤的判斷,認為賈詡也隱隱將他視為競爭的勁敵,因此在戍衛河津、拱衛雒陽北面的人選上,李儒毫不猶豫推薦了賈詡。
而董卓雖然在嘴上說袁紹是袁家豎子,極度小覷他用兵的能力,但內心對袁紹招攬人心的本事和袁家的聲望也是忌憚不已,擔心李傕等三校尉還真不是袁家子的對手,于是他同意了李儒的建議,將賈詡派往了小平津關,鞏固雒陽北面的防線。
現下經李儒重新提醒,董卓內心知道雒陽北面的大河防線事關重大,也就不再多言,轉而問道:
“那以文優之見,是打兗州,還是先打豫州?”
在來時的路上,李儒已經對這場爭議進行了深思熟慮,他當下成竹在胸地說道:
“儒以為,為大局計,既不應該打兗州,也不應該打豫州!而是應該休兵,招撫關東反叛的州郡!”
聽了李儒這話,董卓的雙眸頓時迸射出精光來,他緊盯著李儒,冷然問道:
“關東那班腐儒、豎子,自矜虛名,目中無人。受我厚恩,又起兵叛我,我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如今又是前線捷報頻傳,我為何要休兵招撫他們?”
感受到董卓語氣間的冰冷,李儒知道這是他即將發怒的前兆,但是李儒依舊鎮定地說道:
“明公,朝廷西遷,隨行公卿大臣的俸祿、給養,加上西京宮室年久失修,王司徒在長安營造宮殿、大興土木,還有重新安置遵從明公號令、陸續遷入關中的百萬雒陽生民,朝廷當下所需花費的錢財數以百億計。”
“另外,我軍在京畿附近、在雒陽八關、在成皋、滎陽一線都駐扎有大軍與關東州郡對峙,兵馬大軍每日消耗的糧秣、芻藁,以千石計,而胡軫、楊定等人的數萬涼州兵馬,千里相投,不可不重加犒賞以壯其氣,,三輔的兵馬原是皇甫嵩舊部,新歸未久,不得不多賜財貨以結其心。”
“朝廷自桓靈二帝以來,天災兵禍不斷,奢靡貪墨之風盛行,錢入私門,國庫空虛,如今供給雒陽的漕運又被反叛的關東州郡截斷,朝廷財政入不敷出,大軍糧草多有不濟。明公,這戰要再打下去,只怕癬疥未除,而心腹已傷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