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勢如破竹-《權馭大明》
第(3/3)頁
因此,兩路北伐大軍在幾乎沒費什么力氣就攻占了河南、山西和山東,華夏二年年底的時候把清軍包圍在了北直隸的北部地區。
這個時候,多爾袞意識到他已經錯過了躲過這次劫難的最佳時機,李宏宇手下的部隊已經堵住了清軍任何出逃的道路,而且天津早已經被華夏軍所掌控,港口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只,對北京城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多爾袞很清楚,他現在已經沒有任何突圍的機會,于是召集了滿清的貴族后派人前去議和,表示愿意向李宏宇稱臣,交出北京城退回遼東祖地,永不南下進犯。
李宏宇豈會輕易放過多爾袞等人,現在被困在北直隸北部的清軍已經猶如待宰的羔羊,哪里有資格與他議和。
因此,李宏宇一口就拒絕了多爾袞的要求,明確告訴他唯有投降一條路可走。
多爾袞自然不甘心,于是調集兵力于保定,準備跟北上的華夏軍隊打上一場,讓李宏宇知道清軍雖然勢弱但也能給華夏軍隊造成重大傷害。
華夏三年二月,萬物復蘇之際,以女真八旗兵為主力的清軍與以水師士兵為主力的華夏北伐軍在保定城外爆發了一場慘烈的激戰。
經過兩天兩夜的大戰后,精疲力竭的清軍無力再戰,放棄保定城逃回了白京城,華夏軍對趁勢追擊抵達到了北京城外,在城外安營扎寨。
三月份,另一路從襄陽經河南和山西的北伐華夏軍也趕到了北京城,把白京城團團圍住。
此時,多爾袞知道大勢已去,于是進宮去見順治皇帝,談及向華夏軍隊投降的事宜,以保留女真血脈。
因此,四月中旬,在華夏大軍準備攻城之際,多爾袞領著年少的順治皇帝出城投降,以示臣服。
自此,崛起于遼東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清至此徹底覆滅,為此多爾袞心中暗自懊惱當時不應該率軍入關,結果落得一個滅國的下場,他死后無顏見努爾哈赤和皇太極。
華夏二年六月,在北京城百姓的翹首期盼下,李宏宇在眾人的簇擁下進入了北京城,他實現了當年臨走時的諾言,把北京城給重新奪了回來。
只不過,李宏宇已經不是大明的太師,而是華夏帝國的皇帝,物是人非,心境復雜。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