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門的那個小青年驚訝地看了吳小正一眼,然后就不動了,表示他懂了。 交了五毛錢車費之后,開始往車廂后部擠,邊擠邊繼續(xù)留意車廂內的動靜。 還別說,在他的留心之下,吳小正又發(fā)現了異常。 他發(fā)現了負責下手的老手。 說實在的,在公交車上下手的這種扒手手段算不上太高明的,真正的高手一般集中在醫(yī)院、大商場那樣的地方,那種地方得手的收入要比公交車上高多了。 所以在公交車上,負責下手的老手一般都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手上一般會拿一樣東西打掩護,要么是一個手提包,要么是一件衣服,要么是一份報紙之類的,都是方便一只手拿的那種。 這些東西一般是來遮擋事主的視線的。 吳小正發(fā)現的這個老手,他手里拿的正是一件外衣。從外表上來看,這人跟普通人并沒什么區(qū)別,也不賊眉鼠目地東張西望,但吳小正能敏感地察覺到他與門口那兩個探包的扒手之間很隱秘的眼神交流。 由此,吳小正能分析出來,這個扒手小分隊起碼有4人以上聯合作案,應該起碼還有一個轉移贓物的在車后門附近,只不過在他們還沒下手的情況下,吳小正沒法準確判斷出那個負責轉移贓物的人。 這也是扒手作案的習慣,他們很少單獨出動,連兩人聯合出手的情況都很少見,一般少則三四人,多則五六人,分工非常的明確。 這也是為了他們自身的安全起見。 希望你們不要惹到我! 與那個負責下手的老手對了一眼之后,吳小正繼續(xù)往車廂后部擠。 說實在的,吳小正本身是非常討厭這些扒手的,如果有可能,他恨不得能把這些扒手清掃干凈。 但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救世主,他管不了那么寬。 而且他還知道,如果有人無緣無故地擋了這些扒手的財路的話,他們的報復也是很瘋狂的。在這個年頭,因為多管閑事被扒手捅刀子的新聞經常會出現。 這是一種殺雞駭猴的手段。 因此,畏懼于扒手團伙的報復,大部分的人就算是看到了扒手在動手,也不敢吭聲,甚至那些被偷了的人,就算當場抓住了扒手也不敢太聲張。 在這個年代,扒手團伙實在是太囂張了一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