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講武堂——預備-《宗明天下》
第(3/3)頁
發現這一點的允熥反而放棄了原來的招生計劃,改為各省分攤指標:十二個布政使司每個二十個指標,直隸地區京城四十八衛二十個指標,其它府二十個指標,有爵位的二十個指標,要求是指揮僉事及以上的世襲或指揮同知及以上的非世襲武將家的孩子。其中水師科的六十個指標也包含在內,沿海的廣東、福閩、浙越、直隸、山東、北平各分六個名額。
也有直接上允熥這兒來講情的,允熥發現這些還真不是能輕易推脫的,都是實力派人物,比如徐暉祖來委婉地想讓自己的兒子進講武堂,能直接拒絕?老朱都沒有辦法直接拒絕,耿炳文的兒子,老朱就私下里直接和允熥說讓人家進去;還有李景隆的兒子,常升的兒子(就是常繼宗),鄧愈的兒子,馮勝的兒子,傅友德的兒子等,能不讓人家來嗎?最后所有的爵爺家的指標都是內定的,允熥還不得不從分到京城的二十個指標中拿出五個,才夠了。
因為害怕沒有用,學制由三年改為了兩年。不過這個時候的兩年是可以當后來的三年用的,因為每年除了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的寒假以外,沒有暑假,每月也沒有什么周末雙休,只是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休息。
就這還是允熥極力從老朱哪里爭取到的,因為大明官方的休假日只有三天:萬壽節(皇帝的生日),除夕,冬至;還有就是自己的生日和父母的生日可以請假,除此以外沒有任何休假日。
課程安排是每天早上卯時初起床,先練習武藝和弓馬,每天輪換;然后辰時初吃飯,辰時(上午8點),上第一節課,允熥安排為類似于現代大學的那種大課制度,五盞茶(50分鐘)一節課,兩節課為一節大課,中間各休息一盞茶的時間,到快午時二刻(11點50)的時候上午結束。
下午是未時二刻上第一節課,到相當于現代的下午5點50下課,然后如果是夏天,離天黑還早,就安排一些活動,不過允熥還在設想中,沒有具體的安排。晚上古代人都是不安排課的,自己自由活動,但是除了休沐日以外不許出講武堂的地界。
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規矩,非常之多,有幾百條,允熥真的是為了能辦好這個講武堂費盡了心力。
其實如果是過去的允熥光桿司令一個,累死他,也不可能在十月底到十一月底二十多天的時間把這些都弄出來,即使他腦子里都有類似的模版啊什么的也不可能;并且還得和現在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他一個人弄更是完不成了。
好在,老朱給他的安排詹事院,終于在十一月初的時候人員都選定出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