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章 兵道,重樓-《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第(2/3)頁
上午看書,下午劈劍,晚上看書。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兵書這東西又和諸子百家經典不同,終究要落到一個天賦之上,熟背萬卷兵書,若無用兵驅將天賦,也只能做個紙上談兵的無用書生。
李汝魚并不知道自己兵謀天賦如何,只是簡單的看書,將所有東西背下來,在腦海里理順,按照框條羅列,形成一個條理清明的框架體系。
紙上談兵和用兵如神,其實僅一墻之隔。
欲要用兵如神,首先你得先能紙上談兵,而紙上談兵,首先你得有一整套的理論——這些理論,就來自看書之后的整理和認知。
最后,才是所學與實時戰勢結合下的運用。
縱觀古來歷史,善用兵者不計其數,可稱之為兵圣兵神者,大燕百里春香、大涼岳精忠兩人耳,當然,大燕之前亦有人杰,太過久遠。
而在這兩朝,多少有一些軍事大家,比如今時的樞密院狄相公,便是一位兵道大家,坐鎮樞密院和開封岳家王爺南北相望,并稱大涼重器。
大國重器。
只不過在百里春香和岳精忠的耀目光輝下,這些軍事大家便成了螢火之輝。
除了這些人,亦有無數庸將碌帥,最為出名的當屬大涼太宗朝時,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去征伐草原北蠻的樞密使,高估自己,曾對太宗夸下海口,只需三月,兵鋒可在草原落雪前抵北蠻京都,然而并沒有做到。
入冬后一場大雪下來,二十萬精銳全軍覆沒。
那位樞密使門閥出身,幼讀詩書,深諳兵法,曾于朝堂之上把鎮守北方的某位趙姓王爺說得啞口無言,胸中有一整套的軍事理念。
然而并沒有什么卵用——兵事理念脫離實際,皆是空中樓閣。
李汝魚如今看書,便是先要建立一座空中樓閣,其后才是游覽大涼天下,或者去北方疆場,為這空中樓閣衍生出焊地之基。
所以李汝魚看得很慢,很仔細。
他還年少,心中那個框架需要積累而蛻變,急不得。
只是,崔知州似乎很急。
這位借書李汝魚的清河讀書人,按說應有名門世家讀書人的雍容氣度,不至于才借出幾日便來催還,但他偏生來了,坐在李汝魚面前,笑得看似坦然,只是眼神多少有些閃爍,“李小旗,近來看書若何?”
李汝魚自嘲的笑了下,好讀書不求甚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