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章 雖死不辭-《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第(3/3)頁
她輕輕側(cè)首,輕輕說了句,兄長你好,我是小音。
她在笑。
笑意凄涼,如那朵朵飄落的銀杏黃葉,一天天的枯萎,生氣流逝,看不見未來。
于剎那之間,她住進(jìn)了青年心里。
她揮揮手說,兄長你看,晚霞真美。
青年怔怔的看了她許久,才柔聲說你更美。
女子姓沈,名知音。
順宗選秀,沈族甄選出來的女子,即將入宮,若過得宮選,便將成為秀女。
短暫的相處,是一世的糾纏。
青年住進(jìn)了她心里。
青年不甘心,找到父親母親,又找到任職翰林大學(xué)士的祖父,卻終究難以忤逆家族意志,青年沒有放棄,用盡一切辦法見著了當(dāng)時還只是后宮之主負(fù)責(zé)甄選的女帝。
那個如彩云的婦人但說了一句,陛下心意不可逆,世間花生萬朵,你何必死守。
大局已定無可更改。
在春末的黃昏里,即將進(jìn)宮的沈知音在銀杏樹下看著青年,淚如雨下的說,再見了兄長。
再見。
再也不見。
銀杏已新生,青年和女子卻走向湮滅。
沒有心機(jī)的知音,在后宮那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終究只能成為陪襯,最終黯然凋零在冷宮里,一世蒼涼。
說著故事的沈煉,不知不覺里已是淚人。
說我依然記得,在那個黃昏里,從她眼里滑落的淚傷心欲絕,說著再見堅決如鐵,混亂中有烈日灼傷的錯覺,那一日的日落西山,讓我的人生走入永夜。
沉默。
許久的沉默。
李汝魚看著眼前為情所困的男人,終究嘆了口氣,十四歲的少年有些不懂。
門后聽著故事的周嬸兒,已哭得梨花帶雨。
沈煉起身,走向臥室。
忽然回首看李汝魚,“其實,我很尊崇柳向陽,他有向天下講道理的勇氣,其死之壯,足以留青史。”
而我,也欲撕裂那道黑夜。
雖死不辭!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