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章 碧血飼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第(3/3)頁
人命如螻蟻。
心中隱然覺得有些不對勁。
觀漁城內雖然沒有斥候,但結合這段時日的戰況,城內應該尚有三千人馬左右,為何今日只有一千守兵上城頭。
那個少年究竟打的什么算盤。
不安心的喚過來一名親信,問道:“其他方向可有大涼援軍?”
這名安家出身的年輕人神色有些緊張,壓低聲音說道:“沒有大涼援軍,僅是左翼方向出現了一些流寇,也不多,人數僅三五百,都是些先前檀州等地戰事的潰兵散勇,又或者是臨陣脫逃犯下死罪的大涼無能將士,估計是想回到觀漁城,但看我大軍圍困,又不敢過于靠近。”
安梨花點點頭,并沒有將流寇放在心上。
任何一場戰事,都會有這種情況出現,雙軍對壘,敗的一方終究不會全軍覆沒,被打散之后四處逃竄,甚至有的干脆占山為王。
一群流寇而已,何至于敢來兩軍對壘之側。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那群流寇就不怕自己分兵先把他們剿殺了么?
戰事一日不歇。
這一日觀漁城頭,書生薛去冗壯烈殉國。
這位秀氣書生,在臨安禮部儀制清吏司時,迫于家族壓力欲打壓李汝魚,后藝科入仕和李汝魚一起被調往云州任縣令,目睹將軍墳的棋局,被大涼女帝看重,欲要借他之筆而伐趙颯。
原本有希望回到臨安,以文章誅國賊趙颯而顯豁大涼,從此青云直上,今后未嘗沒有走入朝堂中樞的可能。
這是讀書人的風流意氣。
但他卻拒絕圣意。
在觀漁城寫下一篇《國賊》檄文之后,慷慨留在城內,欲要和觀漁共存亡。
這是讀書人的傲骨風霜。
我輩讀書人當如是,國難當頭,何惜區區皮囊。
最終卻死在北蠻一位無名蟻卒刀下。
這位讀書人臨死前,快意大笑,對身畔砍殺了那名蟻卒的李汝魚說,我不恨你,但請勿負我等兒郎一腔青血。
高聲而歌。
“但有吾輩青衫在,不教胡馬渡觀漁,留人河畔當留人,魂去來兮!”
聲聲歌入魂,字字敲人心。
秀氣讀書人薛去冗,今作大男兒,碧血飼觀漁。
當為大涼圣賢!
PS:少年李汝魚終究沒見過大世面,現在還需要白起之心來鎮場,另求月票、打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