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是在談判桌上給大涼增加一些籌碼罷了。 被柳隱說穿,婦人也只是黯然的點點頭,“是啊,棋子落局,人算卻終究敵不過天算,那柄劍啊,真是讓人愛恨交加。” 如此也罷。 永貞元年燕云戰事的所有棋招都已收宮,雖無全勝,但至少將趙颯逼到了北蠻,去掉一塊心頭大患,也順勢給岳家王爺落了個違抗圣旨的后招。 殺了督軍趙浪,目前而言大涼趙室拿他無可奈何,但終有一日這件事會成為壓倒岳家王爺的一塊大石。 又道:“著禮部和吏部,追封薛去冗為朝散大夫,追謚文烈。” 薛去冗只是個前縣令。 如今事后追封為朝散大夫,謚號文烈,這簡直就是祖蔭后世,雖然他并沒有后代,但這個追封對于薛家而言,卻是極大的榮耀。 柳隱吃了一驚,“會不會太破格了些。” 婦人搖頭,“無妨,朕要讓天下人看看,大涼如何對待讀書人。” 爾等碧血報國,朕便榮耀加汝身。 如此,方可得天下讀書人心。 至于薛去冗是不是異人卓文君,已經不重要了——關于薛去冗一事,一波三折,先前查出陳年舊事,只道他是被龍陽而至性情大變。 不曾想薛去冗的堂兄在被趙信所殺之前,為求活命竟然出賣了整個家族:薛去冗并沒有被他侵犯,這一切都是一個幌子。 薛去冗十三歲時,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夏夜里性情大變,原本是個紈绔子弟不學無術,驚雷之下醒過來,對同塌而臥的二姐形同陌生人,其后倏然間開竅,精通音律通曉文辭,只不過大多時候沉默不語。 直到有一次不經意對其母自稱“孩兒文君,非薛而卓”,話語有濃郁的蜀中口音,這才露出馬腳,其母旁敲側擊之后,隱然明白,兒子薛去冗成了異人卓文君。 還是個女子! 于是上告薛家那位在工部任員外郎的族老。 薛家族老知悉此事后不僅沒有告知北鎮撫司,反而使用瞞天過海之計,讓薛去冗那位有龍陽之好的堂兄背黑鍋,其本心是想借異人之力重振家族。 這也是當今大涼天下諸多世家對待異人的真實態度。 所以薛去冗一直沒有娶嫁。 雖是男兒身,奈何女兒心。 怎料到這位異人最終卻在觀漁城慷慨赴死。 女兒心里,亦有男子碧血壯氣。 所以,這位異人死在觀漁城,婦人也便不再追究薛家余責,只是暗暗惋惜,此等才……女,引導得當,未嘗不能成為大涼中樞重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