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章 直鉤垂釣讀書人-《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第(1/3)頁
誰也沒想到,永貞元年的戰事,會為這個天下帶來什么。
樞相公和北蠻雄主在留人河畔,簽下了一紙《永貞協議》,其中條款甚多,但其中一條很快在大涼天下引起一片喧嘩。
北蠻大涼以兄弟相稱,大涼為兄,永不進犯。
僅這一條,就讓天下讀書人跳起腳罵臨安那婦人,也罵狄相公賣國。
尤以趙室子弟罵得更狠。
誰都知道,大涼自開國以來,趙室甚至大涼天下民心,都對一統這片天下抱著期翼,太祖太宗多有北伐,只不過北蠻也屢出雄主,導致未能得償所愿。
甚至于還反而被北蠻打了個建炎南渡,若非岳精忠橫空出世,大涼將成千古笑柄——雖然也差不了多少。
可這些年來大涼都憋足了氣,想要血洗這個恥辱。
現在打了這么一場小戰事,然后就簽下了永不進犯的協議,你讓趙室情何以堪,難道建炎南渡的恥辱就永遠釘在趙室額頭?
只有那些熟諳天下事有眼光的大才之人看出了其中的味道。
這一協議,其實是彼此的退步。
北蠻去歲天災,今年也好不到哪里去,至少最近幾年國力要衰弱,要打大涼,可燕云十六州有岳家王爺鎮守,臨安還有樞密院狄相公。
這對大涼雙璧死死的壓住了北蠻雄主的野心。
比如今年的燕云戰事,北蠻雄主也從沒奢望過能打過燕云十六州,不過是想著闖進大涼境內,在燕云十六州搶點東西就班師回國。
所以北蠻需要休養生息。
而女帝如此,則只有一個意圖:攘外必先安內。
先讓這個協議牽制一下北蠻,等解決了國內岳家王爺、趙愭王琨、趙驪之流,永安盛世之下再接永貞盛世,如此全國同心,再找個理由舉國而北伐,天下何愁不一統?
無論怎么說,這件事被趙室看得很重。
大有要拿這件事做文章,讓東宮那位太子提早分政掌權的意思。
而鐵血相公王琨也有此意。
臨安,倏然間風生水起,平靜之下暗涌流動,無數世家和中樞重臣在王琨、趙驪的逼迫下開始站隊,一場針對女帝的陰謀悄然展開。
能然太子掌權分政是好,若是能逼得婦人禪位,那就最好。
只是誰也沒想到。
趙驪和王琨還沒出手,先被女帝打了個悶棍,籍由燕云戰事守護云州之功,女帝正式提出加封閑安郡王趙長衣為王。
樞密院無一反對。
開封岳家王爺上折細數了趙長衣幾大功勞,儼然要捧上天。
雖然王琨和趙驪費盡心思,但終究耐不住女帝的霸氣,于是永貞元年的秋初,閑安郡王趙長衣成了閑安王。
向著太子東宮邁進了一大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