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也是河東柳家的私心,這些建康府學才子將來沒準就出入朝堂中樞,早一點交納終歸是個人情,柳家將來也能獲益。 最讓人意料的是大儒黃裳的現身。 這位曾經的端明殿大學士,如今的上元主簿,因前幾日秦淮河畔的事情重新走入大眾眼簾,引起了一陣掀然大波。 而他一出現便引驚雷,又成為了一位異人。 在擬定文會名單時,柳元厚很猶豫,再三詢問過柳家當家的三叔,直到昨日宣召黃裳去臨安續修道藏的旨意抵達建康,才終于下了決心邀請這位曾經的大儒。 既然女帝都不介意他是異人,那我等又何須介意。 他是異人沒錯。 但他亦是一位大儒,當年的一甲狀元! 若能得他點撥,勝讀十年書,這是一個絕佳的求學機會。 除了建康才子云集,文人聚會么,當然少了美女相伴,一眾侍讀婢女丫鬟就不說了,單是秦淮八艷便來了六位。 沒來的兩位并非不愿意來,而是琴棋書畫的造詣在眾多才子看來,有浮夸之嫌。 當花瓶都不夠格。 讓眾人遺憾的是那八艷之首的白玉京去了臨安,甚是可惜。 在眾多的熟面孔里,有幾位不是那么熟的人,一位是建康通判寧鴻家的范夫子,范夫子教導通判大小姐寧浣琴棋書畫,也應邀而來。 那位十一二歲的豆蔻少女也跟著范夫子前來,只是這對師徒坐在角落里不甚和旁人交流,范夫子喝著酒自娛自樂,豆蔻少女秀氣吃著糕點,好奇的東張西望。 除了這對師徒,還有三人。 一位白衣勝雪的夫子,依然坐在角落里喝酒,很是快活的樣子,笑看眾人之間的寒暄,那股天下皆枯草唯我一花綻放的孤傲感讓人覺得很不爽。 在他左右,各坐一女子。 及笄了的婉約女子但溫婉而坐,也不吃瓜果點心,只要白衣夫子杯中無酒,她便體貼賢淑的為之斟酒,一如初婚小娘子,羨煞旁人。 一豆蔻少女,粉雕玉琢美得美有人性可言。 和范夫子身旁的寧浣宛如鐘山下的一對明月,各占半分春秋風光,美得讓人窒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