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沒有等來一劍仙人跪。 因為張定邊的拳頭,比仙人更強,也因為張定邊比李汝魚更清醒。 李汝魚陷入欲瘋未癲狀態下,所有的攻伐和防御皆是出自于本能,張定邊的拳頭很快,所以李汝魚本能的放棄了借大燕春秋歷史而出劍。 改以夫子之劍對敵。 只不過李汝魚沒請出書道圣人,也沒有請出披甲將軍,而是選擇更為漫長的蓄勢。 只要那一劍蓄出,依然可以一劍掛空,就算不是夫子那般的大河,掛一條小溪如一條巨大匹練在半空,大概十有八九。 而張定邊的拳頭亦在蓄勢。 張定邊將局勢看的更清楚,也知道彼此之間的最后一擊會是何等的天崩地裂。 但張定邊并非純粹武夫。 他也曾沙場歃血。 相對于江湖的巔峰寂寞感,他更在意簡單有效的擊殺敵人,一如他當年被常遇春射了一箭。 因此對彼此將勢蓄成,來一擊石破天驚你死我活的巔峰之戰并無期翼,而且一旦形成那樣的局面,張定邊就沒了必勝的把握。 但是現在,他的拳頭處于優勢。 更沒有等下去的道理。 得勢不饒人,這是沙城武將的不二準則之一,在戰場上,戰機稍縱即逝,任何一個武將都會抓住剎那間出現的優勢變化,乘勝追擊徹底撕碎敵軍。 張定邊亦是如此。 當連續轟出六拳之后,李汝魚的長劍依然會倒彈,但李汝魚的身形已經穩篤,不再被震退,張定邊就知曉,不能再給這少年任何機會。 第七拳揮出時,天地變色。 縱然有半神半人的公孫先生蒙蔽天機,天穹之上也落下了一道血紅色的驚雷。 異人張定邊,驚動天機后,驚雷落下,直接越過赤白、青紫兩色,而是血紅,若是那顆拳頭再度攀升,只怕就是七彩和無色的驚雷。 會有那一刻? 七彩和無色驚雷,皆只為圣賢而落。 張定邊第七拳揮出,一改先前的快如閃電,仿佛極慢,慢得肉眼可見的龜速,卻依然充斥著難以言形的霸氣。 大有一拳舍我其誰的沖關霸氣。 雖身前有萬千刀劍,我一拳獨往,則人不阻,劍不可阻。 天地亦不可阻。 這一拳,儼然圣賢姿態。 哪怕是視力再不好的人,也能在月色下清晰看見,張定邊那顆握得很緊的拳頭上,泛散著血色的煙氣,繚繞在拳頭上。 雖夜風勁獵,但血色煙氣如有實質,風吹不動。 被血色煙氣席裹的拳頭,看似一寸一寸的遞進,似乎還沒轟出半尺,李汝魚的長劍就會劈中張定邊的頭顱,將之一分兩爿。 然而那拳頭實則快得超越過了常識,眾人明明看見那拳頭很慢,可當李汝魚長劍劈下時,那顆拳頭恰好轟在劍鋒之上。 一剎的寂靜。 一剎之后,勁氣驟然爆發。 天穹之上,先是傳來天風聲,繼而響起大江排浪的聲音,海嘯聲一般一排一排遠去。 張定邊拳頭上繚繞的血色煙氣,如火焰一般熊熊而起,竟化作一頭猙獰兇獸的巨:雙角崢嶸鐫刻著時光痕跡,大嘴怒張,雙須如蛇,獠牙尖長。 這顆兇獸巨頭撕咬著劍鋒,瘋狂一般向前遞進。 血色煙氣被拖曳出痕跡,儼然一條巨大的長蛇之軀,與頭顱銜接一起,便成了一條在場所有人,甚至天下所有人都異常熟悉的圖騰之獸。 龍! 一條血色長龍。 籠嘴撕咬著長劍,欲要將李汝魚吞噬。 天穹之上海嘯聲中,夾雜著若隱若現的龍吟,霸氣無雙。 這一刻的張定邊,儼然便是一條龍。 龍這種生物,古往今來無人見過,只存在于傳說中,歷來皆是皇室圖騰,任何一個皇帝不僅自詡天子,更自詡真龍天子。 甚至于不少開國帝王,都在用這種傳說美化自己,比如當年大燕太祖開國之時,便有和百里春香夜巡邊關化真龍身而斬惡鬼的傳說。 當年傳聞目睹者眾,可真正見過的又有幾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