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502章的標題,手機發布漏發了,章節名應是:女帝定規矩,人間新篇章。 ———————————————— 女帝定規矩,看似和張河洛定天下關系不大。 實際上不定天下,則定不得規矩。 天上有沒有神仙,這一點女帝縱然是圣人,也不敢確定,畢竟人間有人活了數百年,天上有神仙也不足為奇。 何況還有異人的出現。 這片天下,早就超出了常理可以度量的范圍。 所以,定規矩之前,得先定天下,若天下不穩、不許,則定規矩就成了一出沒有任何效應的鬧劇,所以這之中,身為河圖洛書的張河洛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女帝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她是大涼天下的君王,得天地氣運,為天道所許的人間君王,是天下最高最大的那一個人,且她還有一重身份:一位不知道以何入圣的圣人。 這雙重身份,才能讓她擁有定規矩的資格和權利。 張河洛和女帝,缺一不可。 饒是如此,若非有那些目光高遠的道家高人相助,這一次定天下定規矩,大概也只能定大涼的南方,定不了蜀中和北方,也定不了北蠻和大理。 好在女冠、青城老道、龍虎山的開山祖師、花蕊夫人以及算命漢子都出手。 那些圣人和諸多將成圣之人也沒有反對。 否則定規矩之中,便會有圣人之間的大戰,說不得便會有圣人隕落——定規矩之后,若有人不允,不僅女帝會強勢出手,就連其他人,也會一起屠圣。 這是大勢所趨。 …… …… 張河洛定天下,女帝定規矩之時,李汝魚尚在臨安。 騎了白鶴,并沒有立即趕往蜀中。 他需要幫手。 然而女帝并沒有讓人幫助他,李汝魚只能自己找人。 萬幸有人。 夕照山下的小院子里,如今很熱鬧,不僅有在春節之前趕回來的小小,尚有毛秋晴、公孫止水,還有阿牧。 最重要的,還有一位前太子儲妃。 妖女張綠水。 又名宋詞,紅衣宋詞。 所以這段日子,李汝魚著實痛并快樂著。 三個女人一臺戲。 何況這遠遠不止三個。 和阿牧已經生米煮成熟飯,周嬸兒也已接受,但李汝魚依然以為小小回來后會有一場矛盾,自己少不得要被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然而并沒有。 小小和阿牧貌似非常投緣,很快就以姐妹相稱。 這得益于阿牧無欲無求的態度,以及恬靜少言的性格,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小小的大度和感恩——小小不會忘記阿牧幾次救李汝魚。 毛秋晴作為李汝魚的貼身丫鬟,這是女帝所賜,小小識大體,并無異議。 畢竟大涼天下的大官人,誰沒幾個暖床丫鬟? 公孫止水和李汝魚之間,處于一種非常復雜的關系,既有當年在春風關殺父的矛盾,但公孫止水并不是徐秋歌那種一根筋的人。 知悉真相后,并不怪李汝魚,只怪利用了義父的徐繼業。 然而徐繼業已死。 這仇無處可報。 對李汝魚于是介于一種陌生人到朋友之間的態度,不算熟稔,但也無感情,只不過處于慣性,一直喜歡和毛秋晴、紅衣宋詞呆在一起而已。 最麻煩的是紅衣宋詞。 這位曾名張綠水的妖女,從始至終身份都很詭異,一度曾是趙愭的儲妃,卻莫名其妙的和李汝魚有了諸多牽絆。 她喜歡李汝魚,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 她不喜歡小小。 小小也不喜歡她。 小小口齒伶俐,曾經把女俠公孫止水欺負得欲哭無淚,也欺負過李婉約,然而宋詞也不弱,和小小的口舌之爭竟然不落下風。 很多時候李汝魚被夾在了當中,左右為難苦不堪言。 所以李汝魚其實是很感謝女帝讓自己去欽天監配合張河洛定武道境界的,讓自己能夠借著公事的機會,逃離苦海。 不得不慶幸,還好那個禍國妖精王妃蘇蘇不曾回臨安。 否則不知道會是什么光景。 李汝魚騎鶴回到夕照山。 公孫止水和毛秋晴眼都懶得抬一下,繼續對著黑白棋子絞盡腦汁,不明真相的還以為是兩位高手,然而仔細一看棋局,都會哭笑不得。 簡直災難。 完全是兩個出入門的小渣渣在比誰的棋著更爛。 然而兩人甘之如飴。 阿牧很是勤快的在幫著周嬸兒做家務,小小和宋詞兩人一人坐在書桌前,手中捉了書,一人蹲在院墻上,腰間佩了劍。 捉書的不看書,佩劍的不練劍。 兩人真吵得熱鬧。 其余人已經習空見慣,沒心思去勸,反正也勸不了,只會惹火上身,就是周嬸兒,這些日子來也厭倦了女兒和宋詞之間的爭斗。 只不過她雖然不摻和,但立場堅定。 有小小沒宋詞,有宋詞沒小小,李汝魚你自己看著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