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汝魚下了白鶴,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見臨安天穹生異象,無數(shù)七彩霞云匯聚,不就后又有異香滿臨安。 李汝魚明了,是女帝和張河洛在定天下和規(guī)矩。 這是道家大事。 李汝魚不懂,也不想去摻和,于是問道:“我要去一趟蜀中殺一個人,小小你去么?” 小小氣鼓鼓的搖頭,“不去。” 李汝魚干笑一聲:“宋詞去么?” 宋詞還沒說話,小小眼一橫,“快去快去,早去早死。” 宋詞本來想去,聞言一臉不爽,“不去,偏不叫你得逞,我就要在這里,天天和你吵架,氣死你,怎么著,不服氣,拿劍來砍我啊……” 李汝魚無語,只得去問毛秋晴和公孫止水。 在廚房里和阿牧準(zhǔn)備晚膳食材的周嬸兒會心的笑了笑,還是女兒聰慧。 魚哥兒要去打打殺殺的,小小當(dāng)然不能去。 但她肯定不想讓宋詞去。 所以這么一將,宋詞還真上當(dāng)了,要不然小小哪會受得了李汝魚和宋詞朝夕相處,肯定也得跑去更李汝魚打打殺殺的。 哪還怎么讀書? 宋詞心里也在笑,她當(dāng)然清楚小小的心思。 不過大家都是女人,她也明白,自己沒搞定謝晚溪,哪怕和李汝魚在一起了,也不會痛快,索性舍棄了這一次并肩殺敵的機(jī)會。 畢竟……小小比自己小那么一兩歲,照顧她一下便是。 以后再欺負(fù)回來。 最后的結(jié)局是,阿牧不愿意去,毛秋晴走了一趟江湖,又殺不了酷吏來臣俊報仇,如今也厭倦了打打殺殺,不愿意屠刀再出鞘。 只有女俠公孫止水被李汝魚強(qiáng)迫著去了。 理由也簡單。 可以順便回一趟青城山看望一下恩師。 只是當(dāng)李汝魚和公孫止水乘鶴上青天,直奔蜀中后,赤腳女冠從夕照山上下來,不著痕跡的說了一句宋詞你得去。 宋詞不解。 女冠輕描淡寫的說了句:“你不去,李汝魚會有死在青衣唐詩劍下的危險,你是世間除了黑衣文人之外,最了解唐詩的劍的人。” 頓了下,又道:“何況還有方流年。” 宋詞悚然驚心。 已經(jīng)預(yù)感到蜀中這一次大戰(zhàn),只怕會是公孫止水的黑白雙劍對上方流年的黑白雙劍,同門兩姐妹的劍道之爭。 以及自己的劍和唐詩的劍。 但自己打不過唐詩啊。 實際上,這個天下,能贏唐詩的人真不多,她可是黑衣文人……嗯,曾經(jīng)也是自己的恩師,唐詩是黑衣文人最為依仗的個人武力。 …… ……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蜀中,歷朝皆被譽(yù)為天府之國,大燕歷朝的時候,蜀中與外界的交通極其不便,所以百里春香才有先安天下后定蜀中的策略。 到大涼太祖定國之后,大力發(fā)展官道,這才使得蜀中不像大燕朝時與世隔絕。 只不過當(dāng)年修蜀中官道時,死在那些群山之中的民夫,沒有三十萬也有二十萬,這使得一生主宰江山的大涼太祖留下了一個污點。 然而功過后人評。 直到數(shù)十年后,世人才知道太祖寧愿死傷無數(shù)也要修建蜀中官道的初衷。 官道大通,蜀中不再是獨立為主的王國。 若是沒有這些官道,蜀中就是又一個天高皇帝遠(yuǎn)的大理,中央集權(quán)對于蜀中而言就是笑話——而這成為了歷史。 所以這一次的平定蜀中,才如此順利。 蜀中西軍,死傷過半,投降、被俘者甚多,李平陽、柴韶這等千古名將,亦在這一場大戰(zhàn)中黯然離場,不復(fù)當(dāng)年風(fēng)流。 這是戰(zhàn)爭的殘酷。 任你天驕蓋世,到頭來面對千軍萬馬,終究是勝王敗寇。 李平陽和柴韶這對夫妻其實已經(jīng)很驚艷,只是不巧的是,他們的對手是蘇晚成、安美芹、周江東、君子旗之流。 更不幸的是,他們遇見了前人,一位千古人杰。 西楚霸王! 失敗便是注定的事。 所以他們死了。 這并不是他們兵道太弱,也不是趙長衣的過錯,只因?qū)κ謱嵲趶?qiáng)大得沒有道理可言,大器晚成的蘇晚成、無雙儒將安美芹,破城如吃飯睡覺的君子旗,無聲無響卻總能化腐朽為神奇的周江東。 再加上西楚霸王。 這個陣容,誰來都得飲恨。 是以錦官城那座新建的不久尚散發(fā)出油漆和木紋芳香的王宮里,穿了一身便服的趙長衣并沒有怨天尤人。 他只是有些不甘,僅此而已。 如今的錦官城,已是四面楚歌——不,應(yīng)該是王宮,已是四面楚歌。 錦官城已破。 天策和太平兩支大軍,已將王宮圍了個水泄不通。 破城之人,不是西楚霸王,也不是蘇晚成和周江東,更不是安美芹,而是率領(lǐng)一萬穿云軍的君子旗,奇襲了錦官城。 君子旗破城之后,并沒有貪功。 率領(lǐng)穿云軍在錦官城內(nèi)鐵騎縱橫一通,絞殺了數(shù)千西軍士卒后,穿城而過,其后便是西楚霸王項羽率領(lǐng)的大軍,借著機(jī)會強(qiáng)勢入城巷戰(zhàn)。 西軍幾乎全軍覆滅。 項羽這位神將,沒有貪功,并不命令士卒破王宮,僅是將王宮重重圍住——他似乎很享受趙長衣此刻四面楚歌的感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