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唐詩無語,只當這是李汝魚抬杠的氣話,自己接下來的劍十三和劍十四,可不是你拔劍術能破的,也不會留給你拔出上萬劍的機會。 話不投機半句多。 于是出劍。 劍十三,仙王棄劍勢! 唐詩手中無劍,劍在天穹白玉京里,但她依然握劍,然后向著李汝魚,平緩的遞出一劍。 必殺之劍! 護身的不動明王忽然光芒大盛,本是怒目圓睜生死相向,卻倏然垂瞼。 不忍見生死。 更是響起了悲天憐人的佛號,似乎欲要以無上佛法,渡化死在仙王棄劍勢的亡魂。 天穹之上,彩云間的白玉京畔,有無數光影幻化,如生麒麟、鳳凰、朱雀、青龍等祥瑞之獸,旋即天下人仿佛都聽見了吱呀一聲。 自天傳來。 有人在白玉京里開門! 剎那之間霞光萬丈,重樓白玉京中,一道身影跨步而出,背負萬丈霞光,如背負著一輪明日。 身環霞光,青衣飄飄。 腰間佩劍。 祥獸環拜,萬物臣服。 就算李汝魚是萬象境,看見這異象的剎那,也不由得口服心服,唐詩的劍道,著實有些逆天,那天上佩劍之人,真是仙人乎? 這一刻,不僅李汝魚,就是趙長衣這等自認可不跪天下任何人的蓋世梟雄,內心生出也生出一股想要跪下膜拜的沖動。 仿佛那有可能是仙人的人,不僅是仙人,而是仙人之王。 仙王。 劍仙之王! 更讓李汝魚無語的是,雖然隔了千萬里,可那劍仙之王仿佛就在眼前。 一眼可見。 那人分明……就是唐詩本人! 這是何等的異象。 簡直匪夷所思,只怕就算是劍道圣人出劍時所引的異象,也不過如此。 說時遲那時快,那宛若劍仙之王青衣唐詩立身在白玉京前,拔出腰間佩劍,倒握劍柄,松開五指,于是那劍便從天而落。 仙王棄劍! 李汝魚感受到了自練劍以來最大的危機感,仿佛真的是有仙王開了天門來到人間,幾乎沒有理由的相信,唐詩這一劍,圣人也可斬。 腦海里的白起之心,瘋狂跳躍,一瞬間的功夫,仿佛跳躍了成百上千次。 殺意驟狂。 沒有任何猶豫,李汝魚輕呼一聲,請先生。 身后,虛影如山破空而起。 先前一劍,已請將軍。 此刻在李汝魚身后,一左一右,一書生一將軍,書生捉筆,將軍握劍。 如臨大敵。 李汝魚拔劍,迎天而斬。 這一次用盡全力。 用的是夫子教的劍:大河之劍。 在李汝魚揮劍的剎那,書圣捉筆,筆豪如龍走蛇,潑灑之時,仿佛拖曳著整座墨池,最終以天地為畫布,以整座墨池為汁,寫出了三個字:力不次。 握劍的將軍,第一次沒有跟隨李汝魚的動作,而是左手虛握如拳,右手按住劍柄,龐大的身影猛然躍上半空,一劍斬天。 將軍身后的尸山血海,在這一刻盡數沒入那柄巨大的虛影長劍中。 化作血劍。 人人可見。 于是在演武場眾人眼里,在無數被白玉京開門引起注意的世人眼里,半空之上,莫名其妙的憑空出現了一道長達數十米的巨大血色長劍。 直斬天穹。 而李汝魚的劍也揮了出去。 倒撩斬天。 隨著銹劍揮動,劍身流溢出的青色光華被帶動,又倏然間綻放,一條大河憑空出現在地面,寬達數百米,其間,光彩流動如水波潺潺,映照著春日,波光艷影美不可言。 眾人甚至真真切切聽見了河浪涌卷之聲。 宛若一條真的大河。 大河之劍天上來,然而這一次,李汝魚卻要倒劈長天。 于是乎,大河之劍向天流。 逆天而斬。 青色大河豎掛長空,逆流而上,直斬天穹仙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