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河洛的聲音,起于臨安,終于錦官城。 滾滾而來。 真如天上仙人雷霆之怒。 又滾滾不歇。 兩個字:不許。 不容置疑又冷漠無情,作為定天下的特殊存在,當日天下諸圣乃至有資格成為圣人之人,皆已同意張河洛可斷成圣之機。 畢竟在那個境界的人,焉能不明白可定天下的人代表著什么。 尤其是那些圣人。 張河洛蟄伏于龍虎山時,有她的老師,那位邋遢老道士亦是數百年前的絕代天師,更是另一個世界天師府的祖師爺,這位道術通玄之人遮了張河洛的天機,是以世間無人知其身份。 但在臨安定天下時,那些圣人哪會看不出來。 就連那尚未入圣的騎青牛的小牧童,也一眼看出,張河洛就是河圖洛書。 九為數之極。 大涼天下可容圣人之數有九。 如今天下,女帝、范文正、草冢圣人,加上已經離開大涼的墨家矩子,圣人之數為四,按說唐詩欲以劍道成圣,張河洛沒有不許的理由。 那便只有一種解釋。 女帝不許。 是以當張河洛這一句不許響蕩在天下,那些有望成圣的人才知曉,女帝對于這個天下而言,究竟有著何等的掌控力。 但有人不服。 瑯琊山吳漸不服,腰間龍雀戰意如織。 北蠻草原上洗腳的漢子不服,腳下溪水之中,劍意炸裂起萬道水劍。 劍魔城令狐不服……她沒啥表示,只是罵街戰力爆表。 最不服者,青衣唐詩。 唐詩按劍冷冷向天,哂笑了一聲,“我東土唐詩以劍道成圣,何須你大涼天下之人的許可,今日你許我也成圣,不許,我亦劍道入圣!” 唐詩頓足。 轟! 整個演武場的地面都在這一頓之下,以唐詩腳下為點,皆在一瞬之間下沉一尺,青石破碎翻滾跳動,而整個王府的地面,則如水波涌動四下八方而去,連綿不絕。 唐詩的身影化作一線。 扶搖上九天。 天穹之上,驚雷萬道如雷池,緩緩罩落。 李汝魚站在紫鯤之上,看著唐詩困獸之斗,并沒有大意,如果唐詩逆天而行不能劍道入圣,那么她臨死之前,很可能會耗盡一切向自己出第十五劍。 不出意料。 唐詩最終沒能真正邁入劍道圣人之境。 但依然在最后時刻,以生命為代價,渾身如火焰燃燒,化作一道青色火焰之劍,于不可能之中,掙扎出了雷池,一劍刺向紫鯤之上的李汝魚。 人便是劍。 李汝魚嘆氣,何必呢。 這第十五劍縱然讓你短暫躋身劍道圣人,但你并沒有成圣,而是偽圣,這一劍之后,無論我李汝魚能否活著,你唐詩將死。 死得很干凈。 這個世界,不會留下你任何一絲痕跡。 李汝魚本可以退。 只要耗盡時間,唐詩堅持不了多久,屆時她自然會燃燒殆盡。 但他沒有。 他要正大光明的再一次擊敗唐詩。 我要用事實告訴你,就算你唐詩以劍道成圣了,我李汝魚的劍,也能無所畏懼的正面硬撼,越境而戰?我李汝魚從沒在意過。 鏘! 銹劍出鞘。 請先生! 請將軍! 請陛下! 青氣如織耀九州…… …… …… 一道青虹射穿天野,橫貫了整個天穹,不知這一劍一去了多少里,干凈利落得令人瞠目結舌的將那青色火焰崩散為虛無。 青衣唐詩,至死沒留下任何只言片語,就這么如煙花綻放,凋零在天穹之上,大涼一世,最終留下的,僅僅是一段茶余話后的傳奇。 而她,只是背景。 目睹這一幕的錦官城中眾人,說不震驚那是假的,誰也不曾想到,唐詩最后還能出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