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懼怕的是他得天獨厚的天眷,忌的是他萬一有野心怎么辦。 前者是人之常情。 后者則讓劉禪很難受,作為君王其實早已拋棄了一些情,何況當年沒見過這位老祖宗,對他更無親情可言。 然而卻無法對他下手。 畢竟那套《千年九州》中,追根溯源的話,不難求證出自己和劉秀的關系。 自己若是滅了劉秀,會不會被天下人詬病? 詬病倒也無妨,關鍵是這位漢光武大帝的天眷著實讓人頭疼,就算自己有臥龍相助,也不敢說一定能滅了這位祖宗。 頭疼。 這一次倒是機會,讓東土來的那柄劍試試劉秀。 劉秀能殺他也好。 不能殺,讓那柄劍殺了劉秀更好。 還有一個意思,大徵這邊不發力,免得吸引了仇恨,讓大涼來的那柄劍先去大驪攪一下渾水更好——這很可能是一廂情愿。 大驪李氏那位君王只怕也會這么想。 不論怎么說,先看。 看這柄東土來的劍究竟意欲何為。 想到這里,劉禪有些郁悶啊。 什么時候,大徵面對遺棄之地之時,竟然如此沒有底氣了? 是從那個黑衣漢子來東土之時,還是那個老鏢師和紅衣女子,又或者是那幾乎摧毀大皇廟的一劍開始,又或者是那個白衣夫子和那個叫李婉約的女子? 頭疼…… 大涼那個遺棄之地,怎么會有這么多異人? 而且全是《千年九州》中名聲昭著之人。 劉禪越發頭疼。 不過此刻頭疼的不止他一個。 大驪王朝京都洛陽皇宮之中,在大徵白帝城剛下朝的時間,大驪京都洛陽這邊已經吃過午膳,真在午休的大驪君王被一位內侍宦官輕輕喚醒。 倒也不是這位內侍宦官膽大。 而是作為侍奉君王的老宦官,他發現陛下在殿外來人時就已經醒了。 來稟報大涼有劍來的是負責監督山水運的“守制監”監正。 聽他稟報之后,大驪君王坐在那里沉默了很久,才抬頭問道:“關于和大徵聯手圍剿那群人的事情,有消息了沒,追殺到哪里去了?” 這位出身大驪豪閥的監正硬著頭皮說道:“又折損了兩位大劍仙,目前在西方大徵、大驪、大成交界處的鹽海一帶。” 大驪君王頭疼的緊,“這么難殺?” 那位監正苦笑,“當然難殺,根據各種線報,那群人中為首的女子,很可能就是遺棄之地大涼王朝那位千古難出一位的女帝。” 這些消息其實陛下知道,但這位監正知道,陛下是想借自己的口說出來。 又道:“這位女帝,很可能還是一位真神仙。” 大驪君王搖頭,“那也不至于,我大驪已請出一位槍道真神仙,加上大徵的那位劍道真神仙,二對一還不能殺之?” 那位監正嘆氣,“陛下,別忘了那位。” 在那位女子的身邊,還有一個用霸王槍和天子劍的男人,而那個男人,根據大徵和大驪諸多謀士分析,極有可能是《千年九州》之中最為悲情的英雄。 西楚霸王項羽! 一位女帝,加上一位西楚霸王,就算是兩位真神仙加上幾位大劍仙,也不是那么好殺的。 大驪君王苦笑,長身而起,“再難殺,也得殺。” 不能讓大涼的人跑到東土來肆無忌憚了一場有若無其事的離開,讓大驪和大徵的顏面放在何處? 至于大成? 就別妄想了。 那個守成的老頭子皇帝,恐怕還在做著和大涼聯手,削弱大徵和大驪的美夢。 他求之不得大涼女帝在東土來去自由。 但大驪豈能示弱? 揮手,“著一位大劍仙去看看,意思著攔一下那柄劍,如果能殺最好,如果不能殺,嘗試著將他逼入大徵境內。” 大徵邊境不是有位劉秀么,是他表演的時候了。 反正火別燒到我大驪就行。 …… …… 這一日,白帝城有人負劍御風,一游千里。 這一日,洛陽城有人掛刀破云,一躍千里。 皆落在李汝魚面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