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接下來第三點,才是最重要的一點:這么多天驕,誰會服誰? 大概率是誰都不會服氣。 只有自己來親自任命,也只有自己來,畢竟在座諸位,后來者知前者,比如樞相公對韓信和白起是服氣的,但前者不知后者,白起肯定是不會服氣霍姓武將的。 緩緩道:“禁軍、鐵脊軍、鎮北軍、西軍,依然保留各自編制,都指揮使人選基本不變,禁軍都指揮使安梨花退位副都指揮使,正都指揮使由韓信擔任。在此之上,設立軍機閣,暫由韓信執天子劍統領,霍將軍和白起為副,其職權在四大軍都指揮使上,統領全軍之運籌,不知道諸位可有異議?” 眾人沉默。 比如君子旗,沒有異議是不可能的。 但他也明白,還真得服氣。 兵仙韓信,大漢霍將軍,殺神白起,自己和他們比確實要差點分量。 況且李汝魚并不是真的問有沒有異議。 李汝魚確實是這個意思,繼續說道:“等下散朝之后,我會去一趟大理,找到白愁飛,爭取讓大理的十萬雄師,也能為我所用,其后,我會去一趟開封,請出那位草冢圣人,請他坐鎮軍機閣,協助你等。” 眾人點頭,理應如此。 李汝魚緩緩起身,“如此,各位請各赴職守,相機出兵。” 眾人行禮。 李汝魚看著轉身欲走的諸位天驕,忽然想說點什么,于是便說了,“諸位,我還有一言。在座之中,大多為異人,我知道,你們當中有些人僅僅是作為將軍的天職,熱愛沙場而已,也許從沒將大涼當做故國,不過各位既然來到了大涼,我希望千百年后,這片天下的百姓想起你們,提起你們,不會冠于‘異人’兩字,而是滿懷崇拜的說,是我們大涼的將軍,守住了大涼的安康。” 深呼吸一口氣,“我們,都活在當下。” 韓信笑了,“善。” 君子旗目光溫柔,他想起了死在父親墳前的母親蘇茗,于是輕笑了一聲,“為大涼而戰,死猶何悔?” 安梨花、徐驍、卓宗棠、霍姓武將、岳單、白衣槍王等人,雖沒說話,眼眸之中卻閃耀著精光,閃耀著身為一代名將該有的光彩! 為大涼而戰,亦為自己而戰。 曾在故土書寫過壯麗詩篇,那么如今在這片天下,我等也將再次續寫曾經的輝煌,縱然是戰死沙場,也不愧對這一片天下。 更不愧對故土萬民的一句贊譽。 我等武將,既能在大涼再踏入沙場的綺麗風流,又能為一方天地守安康,豈不正是當年馬革裹尸的初衷? 男兒死國,雖不為故土,亦是立身之國。 可乎? 可! 李汝魚大笑,“好一句為大涼而戰死猶何悔!” 那便戰! 這一日,臨安城門,十余騎出城,齊奔西方。 欲戰大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