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垂拱殿氣氛凝重。 誰都明白,隨著李汝魚登基,和東土大徵事關天下的一戰,即將揭幕。 李汝魚望了一眼眾人,笑道:“大家不用如此凝重,諸位皆是天驕之子,見過多少風沙,泣過多少沙場,這一次的戰事,不過是稍微大一些罷了。” 眾人有些無語。 大一些? 何止大一些,就算是在座之中屠殺過四十萬降兵的白起,也不曾見過數百萬雄師之間的廝殺,這樣的戰事,古往今來哪曾見。 李汝魚咳嗽一聲,“情況大家都已經明了,論戰術戰略布局,諸位才是大家,我只是個門外漢,所以軍事方面,我不多加置喙,我就說三點。” 李汝魚將御書桌上的一副地形堪輿圖攤開,“第一點,戰事不能放在大涼,而應在大徵的這一片區域里打。” 這一句一出,眾人皆是一驚。 樞相公蹙眉,“可大徵先鋒十萬人已至西域,即將踏入我大涼國境,就算要去大徵打,可也得先破了這十萬余人,時間不允許。” 十萬余人不是那么好破的,就算能破,到時候大徵雄師也已經來了。 李汝魚笑道:“這個不難,諸位都是兵道大家,正面迎敵即可,大徵這十萬余人,將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大涼雄師,還有守望之地楚家那幾萬人,以及大徵藩王劉秀的兵馬,前后夾擊,天時地利人和皆在我大涼,最多半月,在大徵雄師尚未抵達守望之地前,便可全殲。” 韓信笑了,“倒是一出好計。” 李汝魚笑道:“這是大涼之幸,幸虧大徵的白帝城臥龍只是在白帝城遙領兵馬,真正率軍之人是武悼天王冉閔,若是換成異人世界的李績,那大涼真心沒得打。” 讀過《千年九州》,關于冉閔其人李汝魚有自己的見解,此人雖然在東土聲勢昭昭,然歸根到底,比起被白帝城臥龍揮淚所斬的馬謖,好不了幾個檔次。 相信這一點,白帝城臥龍心知肚明。 可他也沒有辦法。 若是大唐的李績來領大徵的雄師,韓信加上白起,再加一個君子旗,倒確實可以一戰。 然而兵力劣勢太大。 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大徵確實無人。 所以大涼的劣勢的兵力,優勢的將帥之才,多于大徵,只不過僅靠一個韓信來統領全局,對上白帝城臥龍,沒那么有信心。 所以,還得去請一下草冢圣人。 狄相公也頷首,“若真是李績,確實是令人絕望的事情,既然陛下如此圣斷,加上又有大徵藩王劉秀相助,我等遵旨便是。” 劉秀,這可是個了不得的人物。 真沒想到他會站到大涼這邊。 李汝魚又緩緩說道:“第二點,這一點諸位重臣這幾日忙得焦頭爛額,我依然要繼續再說一次,大涼必須傾國一戰,所以,不計一切代價的征兵,我要看見,在編駐軍踏上大徵國土之后,我大涼后背的一百五十萬雄師,亦在開赴大徵國境的路上,我也要看到,保證大軍的糧草,先行一步!” 樞相公苦笑。 為這件事,這幾日臨安可鬧了個雞飛狗跳,寧缺、周妙書、謝瑯、王竹書、趙晉、魏禧,加上自己,甚至六部尚書,每一個人基本上沒怎么合過眼。 就連趙颯也被拉了苦力。 沒辦法,這件事舉國之力,打仗是地方駐軍的事情,征兵卻是朝堂文臣的事。 左相寧缺道了一句:“此事運作中,不可躁進。” 征兵難,糧草更難。 李汝魚點點頭,“辛苦諸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