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祠堂-《回到山溝去種田》
第(2/3)頁
葉小芹:“江花渚竹,美不勝收!”
馮崇飛:“有時間必須來玩一趟!”
。。。。。。
還有釣友的。
白條也是魚:“艾瑪這環境,太漂亮了。”
切爾西席:“這水太好了吧?這要是水邊一坐,不上魚都美的慌啊。”
黑龍真水:“我有點坐不住了,癮勾起來了。”
白金鉤:“能組團不?水邊哥能接待不?”
懶魚:“組團,AA,走起。”
楊瘋子:“求帶。”
。。。。。。
李君閣統一回復:“家鄉風光秀美,民風淳樸,歡迎大家來旅游,修養,品嘗河鮮山珍。一定讓大家體會到咱鄉民的熱情!”
揣好手機,走過魚塘,邁上青石板路,李君閣向村里祠堂走去。
一路跟鄉親打著招呼就來到了村子中心,那里有一個巨大的打谷場,打谷場的前方是一座白墻青瓦的古建筑,那就是李家祠堂。
祠堂是舊時宗法家庭制度的產物,是族人祭祀祖先的場所,也是族中辦理婚喪壽喜等事的地方,一般還是族里聯宗,議事,決事,修譜,表彰和懲戒的場所。
祠堂內供奉著族祖的牌位,記錄著家族的輝煌和傳統,是家族的圣殿,也是中華悠久的歷史文化的象征和標識。
李君閣站在祠堂大門外打量。
李氏宗祠的大門儀門和蓋頂是由一大塊整體的大青石雕琢而成,彰顯了當時李氏宗族的強悍的經濟實力。
屋頂上是兩條相護纏繞的螭吻,鱗爪紛然,沿著屋脊盤旋,然后在屋頂兩角昂首向天。兩條螭吻各自守護著一個圓盤,一為太陰,一位太陽。
屋脊下來雕刻成蓋瓦屋頂樣式,拉出完美的弧度,底部做成瓦當和滴水的樣式,每個瓦當和滴水上都雕飾著吉祥的花草芝蘭。
整個屋頂由多達十九層的石雕斗拱支撐在兩根巨大的方形石柱之上。將屋頂的重量均勻完美的轉移到石柱上,斗拱上還盤繞這多條小龍,給莊嚴肅穆的祠堂增加了一分活潑的氣息,顯出一分生機。
下來是兩根巨大的方形石柱,石柱底部不是一般的瑞獸,左邊是一個石鼓,右邊是一個石號角。
李君閣估計,這也是受到當地侗苗少數民族的影響。
這兩件東西非常神奇,敲擊石鼓,可以發出咚咚的聲響,就跟真正的大鼓一樣,而石號也能吹出悠揚的號聲,小時候李君閣跟小伙伴們還常來這里比賽誰吹得響亮。
兩根方型石柱上銘刻著一幅對聯:“三省門第,百代家聲”。
第(2/3)頁